1.幼儿园保教并重,力度增大
小班是以保育为主,因为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一日活动中,大多数事情需要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但到了中班,我们是保教并重,不仅要有保育,更要有教育。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如注意力集中程度,结合《纲要》及《3—6岁儿童发展指南》,小中大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不一样,小班10—15分钟,中班15—25,家长们不难发现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延长了。

进行集中教学活动,学习整理床上物品
2.孩子爱问“为什么”,好奇心与探索欲增强。
随着幼儿认知经验的丰富,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中班孩子会经常问「 为什么呢 」「 怎么样呢 」之类的问题。因为正是通过这些问题使他脑海中的世界图像更加鲜明、具体。在幼儿问问题的过程中,家长热心的回答会引导孩子进行更高级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提升他的知识水平,正所谓发现问题——爱思考究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步步幼儿的思维更活跃,有创新才有进步,生活中所有使我们生活变得方便的各种设备、各种高科技,不都是这些人有了想法才会去行动嘛!
3.能动能静
通过小班一年的学习积累,幼儿进入中班后大肌肉动作发展变化很显著,反应快、动作灵活、活泼好动的特点在他们身上表现尤为突,他们总是不停的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如动动手、伸伸腿或做小动作、自由的奔跑等,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但显得比小班幼儿自由放松,甚至无拘无束。家长们常感叹“我家宝贝,现在是越来越调皮,越来越好动了。”其实这是幼儿身理正常发展特点,不要嫌弃!不要觉得是自己孩子变得不听话了。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建构区活动瞬影
针对幼儿的这些变化,这里也有几点家长们可参观采纳的建议:
1.无论何时,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情况,要重视孩子的言行问题,若有不当的,及时与老师共同沟通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力不容小觑。
2、遇事多给孩子讲道理,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并引导其完整表达,逐渐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及促进其逻辑思维养成。
3.给予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萌发迅速,如提前允许孩子选择好第二天上幼儿园要穿的衣服,当家长做事情时请孩子帮忙,以满足他们动手做事的欲望。
4.告诉并引导孩子记住父母和幼儿园的名字,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常给孩子灌输一些预防危险的常识。
5、给孩子时间,多一点耐心等待,帮助其尽快学会使用筷子、学习系鞋带,扣纽扣。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中班幼儿评语简短家长(孩子升中班)》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