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啥都不懂”这七个字,比任何鸡汤都扎心。
昨晚刷到北大社会学系把“社会调查实践”改成必修课,学生得自己下乡蹲点写报告,系里只给基本路费。
消息一出,评论区炸锅:现在的大学生连村口都没去过,真能听懂老乡说啥?
我第一反应是,这课表面是学分,其实是把“我不懂”三个字刻进脑门。
系里不派老师全程跟着,只给一张车票和一张问卷,学生得先承认自己不会聊天、不会记笔记、不会分辨真假,才会低头去问、去听、去改。
去年我表弟就在这门课上栽过。
他跑贵州苗寨,第一天拿着问卷问人家年收入,直接被老太太一句“你猜”怼回。
第二天他学乖了,帮老太太背猪草,边背边聊,才知道“收入”在人家账本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年糯米够不够酿节日酒。
这份报告后来拿了优,不是因为数据多漂亮,而是他写了自己怎么从“我以为”到“原来如此”。
说到底,承认无知不是姿态,是省时间。
不懂装懂,调研三天只能拿到一堆漂亮废话;先认怂,十分钟就能听到真话。
北大这招够狠,直接把学生扔进泥里,让他们知道社会不是PPT,没法用模板糊弄。
再往深想一层,这门课其实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我们天天刷手机看世界,却越来越少承认自己不知道。
不懂装懂的结果,就是越活越窄,最后连家门口的菜市场都看不懂。
所以,别笑学生下乡土,先问问自己:
上一次说“我不懂”是什么时候?
如果这句话已经生锈,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人生格言8字(句透人生)》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