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好冷歌简介(因为冰山知道我)

我的心好冷歌简介(因为冰山知道我)

京俊 2025-09-28 数码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地处四国交界的边境要塞、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排依克边境派出所民警何以如磐石般坚守、如雪莲般绽放。

因为冰山知道我

“路越走越荒,心越走越凉,都21世纪了,真的还有这么偏这么苦的地方?!” 回忆起第一天来报到时的情景,新疆边检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排依克边境派出所“00后”民警景旭辉和程浴阳回答得不约而同。

事实上,每个来过派出所的人,都会对其“极特殊的地理位置、极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复杂的边境形势”有着具象化的认识。

因为冰山知道我

帕米尔高原风光。

“排依克”,柯尔克孜语意为“最高的山”。这里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帕米尔高原之巅,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古书记载“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

这里扼守通往中亚、南亚的咽喉要道——瓦罕走廊,与阿富汗等三个国家接壤,是我国边境管控任务最繁重复杂的地区之一。

这里也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故事发生地,“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平均气温-10°C以下,常年冰雪驻足,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

因为冰山知道我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画面。

这里,就是排依克边境派出所民警们日夜守护的地方。派出所前身是设立于1950年1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依克工作站,至今已有75年历史。

如今,接力棒交给了新一代排依克人——来自全国17个省份、平均年龄28岁的50名民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这里,探寻这支模范警队不平凡的戍边故事。 

因为冰山知道我

排依克边境派出所。

界碑知道我的忠诚:

— 这里的每一粒沙都属于中国 —

“左边是巴基斯坦、右边是塔吉克斯坦、正前方是阿富汗,所谓‘一鸡鸣,四国闻’”。站在“帕米尔高原第一所”的石碑前,排依克边境派出所所长彭明有指着咫尺之遥的山脉告诉记者。

42岁的彭明有是第23任所长。自从7年前来到帕米尔高原上这个建所最早、辖区海拔最高的边境派出所,他已实地踏遍这里的沟沟坎坎。

因为冰山知道我

3月26日,民警和护边员在海拔4000多米的边境地区踏雪巡逻。张建鑫 摄

197.4公里边境线、2500平方公里辖区,老乡们都说,彭所长对辖区的了解“比县志还详细”。对军事、历史都颇有研究的他总是这样告诉战友:“每一处界碑都有故事,每一寸土地都来之不易,我们是代表14亿中国人守在这里!”

“这里的每一粒沙都属于中国!”这是副所长、30岁的塔吉克族小伙肖恭尼一家四代的信仰。

因为冰山知道我

肖恭尼•龙吉克在家训石前。

1950年,肖恭尼的曾祖父阿布都克力木为初到帕米尔的解放军作向导,帮助部队成功穿越冰雪封冻的死亡之谷;而他的祖父卡德尔,就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主人公阿米尔的原型。

肖恭尼记得,很小的时候,身为边防军人的父亲龙吉克就带他来到瓦罕走廊深处看“家训石”,那里有爷爷30年多前用小榔头刻下的文字——“一辈子爱祖国跟党走,一代代子孙定来接班!”如今,他和哥哥也都是戍边民警,在家训石前合影成为他们家族特有的仪式。

因为冰山知道我

龙吉克•卡德尔在家训石前向排依克边境派出所民警讲述戍边故事。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这句写在派出所院墙上的誓言,不仅是肖恭尼一家延续数十年的传奇,也印在派出所新一代年轻民警们的心里。

回想起第一次站在界碑前的情景,26岁的丁吉祥眼眶有些发红。“走着,喘着,手脚并用才到了界碑前。看着红红的字写着中国,望着身后守护的地方,瞬间热泪盈眶。我知道,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国旗永远在这里高高飘扬!” 

因为冰山知道我

排依克边境派出所红色教育基地。

石头知道我的风骨:

— 战斗、坚守,都是青春的意义 —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石头。我也像石头,个子不高但身板硬、能扛事。”所长彭明有经常向人这样介绍自己。他说,派出所的所歌就叫做《石头啊石头》。在这里,每块石头“都会说话”。

进入派出所正门,两块巨石左右相对、傲然而立。左边的一块,刻着“风骨”。右边的一块,刻着“高原砺兵亮剑昆仑”。

“风骨”如何理解?彭明有笑笑说,在我们这里,首先就是字面意思——寒风刺骨啊!

是的,寒风刺骨是每个排依克人的切肤之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群年轻的戍边勇士,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

因为冰山知道我

歌曲《石头啊石头》。

上午12时,副所长徐青刚刚带队完成了当天的训练。这位曾经带队取得新疆边检总站警务实战练兵考核第一名的钢铁硬汉,深知“高原砺兵亮剑昆仑”的重要性:“一是我们所处的边境地带随时面临危险,容不得大意;二是我们的战斗点位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挑不得天气”。

卧倒起立、据枪瞄准、陡坡索降、山地捕歼、武装越野……高原上每一项训练的强度,都数倍于平原。烈日炙烤时,地表温度达到60摄氏度,连石头都是滚烫的;寒风呼啸时,民警们手指几乎冻僵,睫毛上结着一层霜。即使这样,徐青也不会放松要求:“只有在极限环境中反复锤炼,才能确保上高原,就能战!”

因为冰山知道我

8月14日,民警在派出所展示装备。徐炜 摄

来到民警备勤区,一面特别的“石头墙”映入眼帘。数十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垒在一起,有的刻着民警名字,有的刻着“祖国万岁”等不同文字。教导员陈俊飞告诉记者,所里有个规矩,每名新来的民警,都要从山里捡回一块石头,写上自己的心里话。

因为冰山知道我

石头墙。

民警袁啸的故事与一块写着“别害怕”的石头有关。2023年12月,从甘肃政法大学毕业的他初到派出所,身心都难以适应:“我一个侦查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这儿能做什么?冬天的夜又冷又黑,还有狼、熊、雪豹出没。迷茫、害怕的时候,师傅刘磊留下的这块石头就是我最好的陪伴。”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我们的战友就像帕米尔的石头,坚韧顽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挺身坚守。其实,这不就是青春最大的意义吗?”袁啸说。

因为冰山知道我

3月26日,民警在边境地区踏查。张建鑫 摄

牧场知道我的热爱:

— 这村子很远,民警很近 —

每年6至8月,是帕米尔高原短暂的夏季。牧民们赶着自家牲畜,沿着喀拉其库尔河逆流而上,进入瓦罕走廊腹地放牧。派出所辖区有多处夏季牧场,每到这个时候,社区警务组的工作也更加忙碌。

8月中旬,记者随民警阿塔巴依和马那斯到辖区牧场巡逻走访。一路上,被称为“边境活地图”的阿塔巴依不时向记者介绍着河谷里的情况:“这个山口住着一家人,有两个老人、三个孩子”“那个河湾住着两户人家,有七个大人、四个孩子”……他说,辖区的所有山口,每半个月要巡逻一遍。

因为冰山知道我

3月25日,民警走访辖区牧民。张建鑫 摄

30多公里的路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停下车,再爬上一个山坡,海拔近4000米处的一所土房子,便是塔吉克族牧民菲尔曼巴依的家。“这几天,男主人和民警一起去巡边了,我们来问问家里有没有困难。”马那斯一边和女主人打着招呼,一边拿出一袋蔬菜。女主人将一大盘新做的馕和酸奶端了出来,三个孩子则把民警们围住,要拉着他们踢足球。

因为冰山知道我

8月14日,民警和孩子们在踢足球。徐炜 摄

所长彭明有告诉记者,辖区的100多户牧民,都和民警们亲如家人。从陌生到熟悉,从语言不通到互相信任,民警们都有自己的群众工作妙招:翟明会走访时会带上糖果,逢年过节给孩子们发红包;胡乃邦经常给牧民量血压、测血糖;会画画的克依木把自己画在石头上的作品送给老乡……

因为冰山知道我

8月14日,排依克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辖区牧民家中一起弹吉他唱歌。徐炜 摄

在这里,常有转场赶路的牧民到派出所歇脚、吃饭。民警们会腾出宿舍给牧民休息,将护院犬借给他们协助转场,派出所的训练场就成了临时的“羊圈”。为了防止牛羊混淆、丢失,民警们还挨家挨户给牛羊建档案,随牧执勤。

因为冰山知道我

8月14日,民警入户走访,询问家中羊群情况。徐炜 摄

多年来,民警为牧民们做的好事数不清。有的为了保护牧民的牛羊,和野兽猛禽斗智斗勇;有的为了救助被困的老乡,在深山中徒步三天三夜;有的为了给老乡买药,翻山越岭冻伤了手脚……乡亲们感谢派出所,积极提供治安防控线索,把儿子们送去当护边员,成就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佳话。

因为冰山知道我

8月14日,民警来到开办民宿的牧民家中走访,年轻“老板”热情招待。徐炜 摄

许多牧民们随身带着民警的联系方式。“村子离山下太远,民警离牧民最近,是牧民遇到困难时最大的依赖。” 阿特加依里村的恰勒巴依老人说。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有力的旋律响起,这是副所长徐青的手机铃声,也是所里民警们每天的“起床号”。日复一日,这些远离家乡、远离繁华的年轻人,就像高原石头里开出的雪莲花,坚强生长着,默默绽放着,将苦与乐留在冰山深处。

因为冰山知道我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全国“公安楷模”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专题节目将于9月28日10时通过公安部政府网站、公安部视频号、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环球时报、央视网、光明网等平台同步首播,当天20:08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播出,敬请收看。

来源:公安部新闻传媒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我的心好冷歌简介(因为冰山知道我)》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