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的三大作用(科普小知识紫外线的两面性)

紫外线的三大作用(科普小知识紫外线的两面性)

凤星鹏 2025-09-24 手机 1 次浏览 0个评论

一、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Ultraviolet,简称UV)是太阳光中波长比可见光短、能量较高的一种电磁辐射,人眼无法直接看到,分为UVA、UVB、UVC。

【科普小知识】紫外线的两面性

1.UVA(315-400纳米):穿透力最强,可直达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长期暴露可能增加皮肤癌风险。

2.UVB(280-315纳米):主要伤害皮肤表层,引发晒伤、红肿,也是皮肤癌的诱因之一。

3.UVC(100-280纳米):几乎被臭氧层吸收,通常无法到达地面,但人工光源(如紫外线杀菌灯)可能释放。

二、益处及危害

1.有益之处。促进维生素D合成,帮助钙吸收。皮肤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经过阳光照射后,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3,从而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液中的钙和磷浓度增加,以帮助骨骼钙化,对预防儿童佝偻病和老年人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

2.医疗应用。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微生物的DNA或RNA的分子结构被破坏,导致微生物失去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可以用于衣物、空气等的消毒,减少皮肤感染的几率。太阳照射的时间通常需要达到4-6小时,这样才能有效地杀灭大部分微生物(例如,晒被子减少螨虫对皮肤的危害)。

3.皮肤危害。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皮肤晒伤(发红、疼痛、瘙痒、脱屑、水疱、水肿等症状)、皮肤色斑、皮肤松弛等,严重时可能诱发皮肤癌,如皮肤鳞癌或黑素瘤。

4.眼睛损伤。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眼睛的急性损伤(如眼周皮肤色素沉着、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症状及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白内障和视网膜损害。

【科普小知识】紫外线的两面性

三、如何防护

1.涂抹防晒霜:选择广谱防晒霜(SPF30+、PA+++以上),出门前1小时涂抹,之后每2小时补涂一次。

2.物理遮挡:戴宽檐帽、UV400太阳镜,穿防晒衣(UPF50+)等物理防晒更为有效。

3.避免暴晒:正午减少户外活动,寻找阴凉处。

4.关注指数:查看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指数”(UVI),≥3时需防护或减少外出,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紫外线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潜在的威胁。科学认识、合理防护,才能享受阳光的同时守护自身健康,切忌过度防晒导致人体无法补充维生素D致使骨质疏松。(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供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科普小知识】紫外线的两面性

咸阳市场监管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科普小知识】紫外线的两面性》

阅读原文

来源:咸阳市场监管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紫外线的三大作用(科普小知识紫外线的两面性)》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