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忍不了了给我(假期23点43分)

老师我忍不了了给我(假期23点43分)

六元基 2025-10-03 教程 10 次浏览 0个评论

快半夜十二点了,一声响,一个老师的手机炸了。

屏幕上是两张照片,来自一个学生家长。拍的是孩子的卧室,那床乱得像刚被洗劫过。被子拧成一团麻花,一只猫大爷似的趴在枕头上呼呼大睡,枕头旁边,一部平板电脑的屏幕还幽幽地亮着。

这画面已经够让人血压飙升了,可更炸裂的,是家长紧随其后发来的一大段文字。

“你看,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孩子!垃圾乱扔,猫抱到床上,被子不叠,凌晨4点就起来玩平板,班主任这样教孩子吗?”

我真的看笑了。真的。

这妈是怎么想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特别想马上冲到银行门口,掏出我那张余额为零的银行卡,拍张照片发给银行行长。然后理直气壮地质问他,喂!你看看!这就是你们办的卡?里面一分钱都没有!你们银行怎么开的?

这不就是一回事吗?

假期23点43分,家长给班主任发微信连环责问,引600条怒怼!

这事儿扔到网上,果不其然,评论区瞬间就成了战场。所有人都憋着一股火,对着这个家长疯狂输出。有人说,这老师脾气也太好了,要是我的话,第一张图收到就直接拉黑删除一条龙了。还聊什么天?上班时间我是你孩子的老师,下班时间咱俩就是陌生人,谁认识谁啊?

加微信,本来是为了方便沟通孩子学习的事,结果呢?结果成了某些家长24小时在线甩锅的垃圾桶。

老师是老师,不是你家保姆

我都能想象到那个班主任看到信息时,心里奔腾而过的那一万句潜台词。最后汇成一句话,估计就是那句最经典也最无奈的吐槽。

“我他妈又不是他爹!关我屁事?”

话糙,理不糙。

教书育人,教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育的是在集体环境里如何与人相处、遵守规则的品德。一个孩子在自己家里,在父母眼皮子底下,把房间搞成猪窝,把作息搞得一团糟,这笔账怎么能算到远在天边的老师头上?

难道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里,有一项是“请你监督学生在家叠被子、收垃圾、并且不能把猫抱上床睡觉”吗?荒唐!

肯定会有人站出来说,哎呀,现在的家长也不容易啊。

就像评论区里真有个家长现身说法,说自己早上六点多起床,快七点出门上班,晚上九点才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回来还得做饭,还得看着孩子写作业,时间被切得稀碎,根本没有精力去管那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

这话听着让人心酸,可仔细一想,这能成为理由吗?

谁不累?谁容易?现在这个社会,哪个成年人不是在用命换钱?你累,就可以把为人父母最基本的教育责任打包扔出去?你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认为老师应该接管你孩子的一切?包括他卧室里的那床被子?

家才是第一间教室

别搞错了。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但家,才是塑造一个人品性与习惯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工厂。

父母就是这个工厂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厂长。

假期23点43分,家长给班主任发微信连环责问,引600条怒怼!

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干净利落,还是邋里邋遢?是严于律己,还是随心所欲?这些最初的设置,程序代码,都得在家里,由你亲手写进去。

学校能做的,是在你写好的程序基础上,安装一些应用软件,比如语文、数学、英语。但如果底层的操作系统本身就是一堆乱码,你指望安装再多软件,这台机器能流畅运行吗?

“你家就是个工厂,你就是第一任车间主任。你这生产出来的就是个次品,凭什么要学校这个喷漆车间给你负责?”

这话难听,但就是这个理。

之前听一个托班老师讲过一件事,简直是这个深夜质问的翻版。

她班上有个小女孩,在家里是小霸王,脏话连篇,还总动手打人。家长找上门来,兴师问罪,说老师你怎么教的,我孩子怎么学会打人了?过两天,别的孩子被惹急了还了手,这家长又来了,质问老师你怎么不管好,让我家孩子被欺负了?

老师终于忍不了了。

她看着那个理直气壮的家长,平静地问了一句。那句话,我觉得应该让所有想甩锅的家长都裱起来,天天看。

“你们八年都没教好的人,指望我一天不到一小时的时间给你教好?”

整个世界,瞬间就安静了。

别再问班主任做错了什么。他什么都没做错。

他唯一的错,可能就是大半夜还没关机睡觉,以及,还没把这种拎不清的家长给删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老师我忍不了了给我(假期23点43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