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十一点半,隔壁工位的小赵把电脑一合,长叹:“终于把步数锁进‘小黑屋’了。
”原来他白天陪客户逛园区,一口气走了两万多步,榜单一出,领导在群里@他:“体力不错,明天再跑一趟。
”小赵当场社死,连夜研究微信运动的新按钮——“仅对特定好友可见”。
十分钟搞定,世界安静,第二天睡到八点才醒。
这大概就是微信运动最近一次更新最动人的地方:它终于承认,步数不全是荣耀,有时是枷锁。
过去三年,它像一面24小时不打烊的显示屏,把每个人的作息、岗位、甚至感情状态都折成数字挂在墙上。
如今它递过来一块布,允许用户自己决定要不要遮一下,遮多少,给谁留缝,给谁上锁。
先说“隐身模式”。
开关藏得深:微信运动→右上角齿轮→隐私设置→关闭“加入排行榜”。
点下去的瞬间,名字从榜单蒸发,好友再也搜不到你。
注意,这不是“暂停更新”,是“人间消失”,连点赞入口一起消失。
适合三种人:准备躺平一整天的懒人;突然住院不想被问候的病人;以及,想偷偷练到每天三万步、月底惊艳所有人的“卷王”。
再说“特定好友可见”。
比隐身温柔,像给朋友圈拉群白名单。
把领导、客户、前任统统挪到“不可见”分组,步数依旧记录,只是他们那边显示“——”。
操作路径多一步:隐私设置→可见范围→从通讯录勾选。
实测生效时间不到五秒,比拉黑体面,比解释省事。
第三条更新最冷门,却可能最先在职场普及:企业微信也接入了微信运动。
HR后台多了“部门步数看板”,能一键导出“谁连续三天低于三千步”。
消息一出,有人欢呼“团建终于不用爬野长城”,有人哀嚎“以后请假得先证明腿断了”。
好在管理员权限可以关闭,想摸鱼依旧有缝隙。
只是提醒大家:公司发的手环最好留在家充电,别全天候戴,数据同步太勤快,周末躺尸也会露馅。
至于“多平台数据同步”,苹果健康、小米运动、华为运动健康都能一键嫁接。
好处是换手机不丢记录,坏处是旧账一并清算:去年冬天封控在家,手表自动补录的“室内跑”也会冲上榜首,好友以为你在家原地冲刺马拉松。
想避免尴尬,记得在“数据来源”里把优先级调到“手机”,别让手环喧宾夺主。
还有个小彩蛋藏在“数据捐赠”里。
步数不再只能换公益小红花,现在能组团捐,部门之间还能PK。
上周我们行政小姐姐发起“凑够一百万步给山区修操场”,结果技术部那群宅男集体把摇步器摇到冒烟,三天干出九十万,吓得行政连夜改规则“每人每日上限两万”。
笑归笑,钱是真的捐出去了,操场也在动工。
数字游戏玩到最后,居然落回地面,挺好。
有人担心隐私泄露,其实微信运动这次把“本地-云端”切得很干净:隐身后,服务器只保留加密后的原始数据,排行榜接口直接返回空值,第三方拿无可拿。
真的怕,就再把“步数上限”锁到一万,走再多也只显示一万,既不掉队,也不出头,中庸得刚刚好。
说到底,微信运动终于从“全民秀场”退回“工具”本位。
想拼就拼,想躺就躺,想做好事也能顺手拉一群人。
数字还是那些数字,但把解释权交回给用户,焦虑瞬间少了大半。
明天早上,你大可以继续把手机扔桌上,安心坐电梯去公司;也可以五点起床,绕湖跑十公里,然后悄悄把记录开放给那个一直给你点赞的人。
走多少不重要,怎么走、给谁看、看不看,终于都能自己说了算。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苹果手机微信不显示步数怎么回事(如何打开微信运动)》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