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粉丝留言:“在公司干了大半年,没签合同也没交社保,想辞职维权又怕拿不到证据,到底该咋整?”

其实,没签劳动合同、没交社保的情况,在一些中小企业里并不少见。很多打工人觉得“没合同就没保障”,遇到这种事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直接辞职认栽,白白错过了维权的机会。今天就用3个实打实的步骤,教大家怎么收集证据、走流程,把该拿的补偿一分不少要回来。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就算没签书面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你和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就有赢的可能。而且没交社保本身就是公司违法,这一点在法律上没有任何争议,关键是你得把“证据链”做扎实。
第一步:先攒证据!这5类材料比劳动合同还管用
很多人以为“没合同就没法儿证明干活儿”,其实日常工作里的不少东西,都是能当证据的“硬通货”。重点收集这5类材料,少一样都可能影响维权进度:
第一类是“身份类证据”,证明你是公司的人。比如工牌、工服(最好有公司logo)、入职登记表、员工手册(你签字的那页拍照或复印),甚至公司群的聊天记录(备注里有你的名字和岗位)都算。这些东西能直接说明你和公司的从属关系,是仲裁的基础。
第二类是“工作类证据”,证明你在公司干过活。像日常的考勤记录(钉钉、企业微信的打卡截图,最好能导出带日期的)、加班审批单、完成的项目报告(有领导签字或公司盖章的优先)、客户沟通记录(能体现你岗位职责的)。哪怕是你给公司采购物资的报销单,只要有公司审批痕迹,都能用上。
第三类是“收入类证据”,证明你每个月拿多少钱。这是计算补偿的关键,千万不能漏。首选是公司对公账户给你发工资的银行流水(备注“工资”的最管用,没备注的话,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的转账也能作为佐证);如果是老板私人微信、支付宝转账,要把聊天记录和转账截图都存好,最好能让老板在聊天里提一句“这是这个月工资”;还有工资条(拍照或扫描)、发工资的微信群通知,这些都能辅助证明你的收入水平。
第四类是“沟通类证据”,证明公司没签合同、没交社保。比如你和老板、HR聊社保的记录(比如你问“啥时候给我交社保”,对方说“再等等”)、聊劳动合同的对话(比如“入职时说3个月签合同,现在都半年了咋还没动静”),这些录音或截图,能直接证明公司的违法事实。注意录音时要明确时间、对方身份,别用模糊不清的录音,不然仲裁委可能不采纳。
第五类是“离职类证据”(如果已经辞职)。比如离职申请(最好有公司签收记录)、公司辞退你的聊天记录或书面通知。要是公司没提前通知就辞退你,这部分还能额外要“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所以离职相关的材料也得留好。
这里要提醒一句:所有证据都要存好原件,复印件或截图要标注“与原件一致”,手机里的电子证据别删,最好备份到U盘里,避免手机丢失导致证据没了。
第二步:算清楚!你能要到哪些补偿?别少算一分钱
证据攒够了,接下来就得搞明白:你到底能向公司要哪些钱?不少人只知道能要“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其实没交社保还有额外的补偿,具体能拿多少,咱们一步步算清楚:
首先是“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没签合同的,要每月支付2倍工资。比如你入职3个月没签合同,就能要2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注意:是“差额”,已经发过的工资要减掉,不是再给2倍全额工资)。这里有个关键时间点:入职满1年还没签合同,就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时候就不能再要双倍工资了,所以维权要趁早,别等过了时效。
其次是“社保补缴”。没交社保的部分,仲裁委一般会要求公司给你补缴(从入职当月开始算),但补缴的具体流程要跟当地社保部门对接,有些地方需要公司和个人共同承担各自的部分,你自己要补的那部分钱得提前准备好,别因为不想补个人部分,耽误了整体维权。
另外,如果因为公司没交社保,你主动辞职的,还能要“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是每干满1年给1个月工资,干满半年不满1年按1年算,不满半年给半个月工资。比如你干了1年2个月,就能要1.5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但要是公司没违法,你自己主动辞职的,就拿不到这笔钱,所以辞职理由一定要写“因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别写“个人原因”。
还有加班工资、未休年假工资等,如果公司有安排你加班没给钱,或者没让你休年假,这些也能一并主张。但要注意,加班工资需要你提供加班证据(比如加班审批单、加班时的工作记录),没证据的话可能很难要到,所以这部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第三步:走流程!从申请仲裁到拿结果,一步一步不踩坑
证据齐了、补偿也算好了,接下来就是走劳动仲裁流程。别觉得“走法律程序很复杂”,其实只要跟着步骤来,普通人也能操作:
第一步是“找对仲裁委”。劳动仲裁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申请,得去公司注册地或者你实际工作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在当地人社局官网查地址和联系方式,也能直接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咨询,别跑错地方白折腾。
第二步是“填申请材料”。仲裁委有现成的《劳动仲裁申请书》模板,照着填就行。重点写清楚这几点:你和公司的基本信息(公司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你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仲裁请求(比如“要求公司支付未签合同双倍工资差额XX元”“要求公司补缴202X年X月至202X年X月的社保”)、事实与理由(简单写清楚你入职时间、岗位、工资,以及公司没签合同、没交社保的事实,不用写太复杂)。
然后把准备好的证据材料整理成清单,和仲裁申请书一起提交(一般要交2份,仲裁委留1份,给公司送1份)。有些仲裁委要求证据要复印,提前问清楚数量,别到了现场再找地方复印。
第三步是“等开庭、去应诉”。提交材料后,仲裁委会在5天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会通知你开庭时间(一般在受理后45天内开庭,复杂的案件会延长15天)。开庭时不用紧张,按照事实说就行,把证据一一展示给仲裁员看,对方公司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当场反驳,但别吵吵,保持冷静。
最后是“拿结果、追执行”。开庭后,仲裁委会在45-60天内出《仲裁裁决书》。如果公司愿意履行裁决,按规定给你补偿、补缴社保,那事儿就结束了;要是公司不服裁决起诉到法院,你就跟着去法院应诉;如果公司既不起诉也不履行,你可以拿着裁决书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让法院帮你要回钱。
这里要提醒一句:劳动仲裁是免费的,不用交任何费用,别轻信那些“帮你维权要收服务费”的中介,自己按流程走就行,实在不懂可以找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免费咨询律师。
最后再叮嘱3句大实话,别踩维权的“坑”
1. 别等“干久了再维权”,双倍工资的时效是入职满1年就到期,超过这个时间再申请,仲裁委就不会支持了,发现公司没签合同、没交社保,最好3-6个月内就开始准备证据。
2. 别跟公司“私了”时轻易签字,有些公司会拿少量钱让你签“放弃所有权利”的协议,一旦签字,再想仲裁就难了,私了前最好先算清楚自己该拿多少,不确定就先咨询仲裁委。
3. 证据一定要“原件优先”,复印件、截图虽然能用,但不如原件有说服力,日常工作中多留个心眼,把该存的材料及时备份,别等要维权了才想起找证据。
其实,劳动仲裁没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你敢不敢迈出第一步。没签合同、没交社保不是你的错,公司违法就得承担责任。希望大家都能拿起法律武器,把属于自己的权益拿回来,别再让违法的公司“欺负”打工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未签劳动合同仲裁输了,该怎么办?(没签合同没交社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