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有人晒新买的iPhone Air,翻遍机身没找着插SIM卡的地方——这不是手机坏了,是“无卡手机”真的来了。不少人问:现在手机不插卡到底能不能用?联通、电信、移动都支持吗?啥时候咱们换手机也能跳过插卡这一步?今天把这些事儿掰开揉碎说清楚。
先给个准话:手机不插卡(靠的是eSIM技术,就是把SIM卡信息直接装手机里)已经能用上了,但不是全国都能办,三大运营商也不是都能选,还没到“随便用”的地步。
先说跑得最快的中国联通。今年9月iPhone Air刚开售,联通就紧跟着说能办手机eSIM业务了,现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些25个省市的联通用户,带着身份证去线下营业厅,过个人脸识别,就能给支持的手机开无卡服务。不过有规矩:你名下联通卡号不能超过4张,主号还得是正常用的,没欠费、没进黑名单。
再看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俩家还在“磨洋工”。移动那边说系统早就升级好了,技术上能办,但具体啥时候开放没说死,只透口风“四季度差不多”。现在只能给智能手表办eSIM(比如给手表绑手机号,和手机共用一个号),手机端还得等。电信更有意思,说“啥都准备好了,就等工信部点头”,其实2023年底试过开放,后来因为系统升级停了,这次估计是怕出问题,把安全验证这些全捋顺了才敢动。
那啥时候能全国随便用?业内大概有个时间表:今年下半年到年底,先是iPhone Air、华为Mate XTs这些贵的手机先支持;明年中端安卓机也会跟上,毕竟欧盟那边已经说2026年起新手机都得取消SIM卡槽,国内厂商肯定得跟着变;再过两三年,估计连千元机都不用插卡,真正到“无卡时代”。
当然也得说点实在的:现在用eSIM还有限制。比如你买的纯无卡手机(像iPhone Air国行版),目前只能用联通的服务;就算以后三家都开放了,换运营商可能没现在拔卡这么简单,得在手机上走流程;而且eSIM是焊在手机里的,要是芯片坏了,修起来比换张SIM卡贵多了。
总的来说,手机不插卡不是噱头,已经落地了,联通用户现在就能去试试,移动电信用户再等等,年底大概率有信儿。再过两年换手机,可能咱们第一句问的不是“内存多大”,而是“支持eSIM不”——这波变化,你觉得是方便还是麻烦?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手机卡突然没有服务是怎么回事啊(手机真能不插卡了三大运营商现在啥进度)》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