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首发大赛#
上联:落笔听风雨
平仄:仄仄平平仄
上联出自平台账号:“如兰玉君”邀对,谨以致谢。

“落笔听风雨”描绘了一种在写作或创作时,心境与自然相融的情景。“落笔”指书写或绘画的动作,“听风雨”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寓意着创作者在沉浸于艺术的同时,也与自然产生了共鸣。上联不仅是对一种创作状态的描述,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鼓励人们在追求梦想或进行创作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坚持自己的道路。

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这首诗是杜甫为李白晚年不幸的遭遇辩护申冤,并为他不平凡一生的写照。诗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高度评价了李白的才华和诗歌的震撼力。
下联:横琴望海天
平仄:平平仄仄平
“横琴望海天”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在悠然自得中眺望海天的画面,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高雅文化的追求以及对远大理想的向往。“横琴”指的是将琴横放或横抱在怀中弹奏的姿态。“望海天”则指弹奏琴瑟时,目光远眺海天的壮阔景象,表达了演奏者内心的宽广和远大,体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诗中回顾了苏轼自己因“乌台诗案”受政敌陷害,多次被贬谪,南下到海南岛的经历,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

这是一副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的对联,上联描述在落笔时倾听风雨之声,下联描绘横琴时远望海天之景,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它表达了一种艺术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妙境界。上联中的“风雨”象征着生活的变幻莫测,而“落笔”则代表着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记录。下联中的“海天”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横琴”则寓意着通过音乐来表达对人生与世界的理解和探索。不仅展现了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专注和投入,也表达了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的和谐共生。

从对仗工整性看,上下联中“落笔”对“横琴”,“落”与“横”都是动词,“笔”与“琴”都是名词,动词与名词相对,对仗工整。“听”对“望”,动词相对,准确恰当。“风雨”对“海天”,“风”和“海”、“雨”和“天”,名词相对,展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象。上联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下联为“平平仄仄平”。上下联平仄相对,符合对联的韵律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抑扬顿挫,和谐顺畅。

恭请师友妙笔赐联斧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风雨对什么风雨对啥工整(楹联配对落笔听风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