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千克等于多少斤(确诊后)

2.5千克等于多少斤(确诊后)

汝敏智 2025-09-27 科学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确诊后,他们更容易超重

确诊后,他们更容易超重

在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的患者中,超重情况十分普遍。这一副作用会显著提升糖尿病、心脏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扩大原本已存在的寿命差距。人们普遍了解,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会导致精神疾病患者体重快速上升,但对于他们长期的体重变化轨迹尚不明确。

在一项新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研究中,一个研究团队进行了迄今为止在现实环境中规模最大、跨时最长的体重变化追踪,发现新诊断为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在确诊后15年后,比同龄人在同时期平均多增重4公斤。

大规模长期追踪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1998年至2020年间,英国1454家全科医生诊所的113,904名成年人的健康记录,他们的年龄跨度为18~65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男性51,062人(44.8%),女性62,842人(55.2%)。族裔方面,79.6%为白人,6.5%为黑人,10.8%为亚洲人,1.7%为混合族裔,1.4%为其他族裔。

在这些研究对象中,有23,025名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以及90,879名无精神疾病的对象作为对照。

研究结果显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在确诊1年时,体重平均增加2.1公斤,15年时增加5.6公斤;而无精神疾病组在1年时仅增加0.58公斤,15年时增加1.62公斤。换言之,15年后,两组参与者的体重增长相差整整4公斤。

并非短期反弹,而是长期趋势

一开始,研究人员怀疑一些早期的体重上升是否是由于康复期的“反弹效应”——因为患者通常会在治疗后恢复食欲。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在确诊时就已经处于超重状态,并在随后呈现体重继续上升的趋势,直至达到肥胖水平。这说明,体重增加并非短期的反弹效应,而是持续的长期趋势。

这种增长模式并非统计上的偶然,而是受生理与社会因素的共同驱动。抗精神病药物会改变代谢和食欲,而大多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都需要服用这类药物。

新研究的数据显示,服药者在15年内平均增重5.9公斤;而即便是从未接受过此类药物的患者,也会在15年内平均增重2.5公斤。这是因为他们还受到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如社会隔离、贫困、缺乏健康饮食与运动机会,以及作息不规律。但这些因素并未记录在全科医生的数据中,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无法被直接分析。

政策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在英国,临床指南建议医生应检查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通过转诊至体重管理服务来提供支持。因此,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还调查了患者是否真的能在减重方面获得支持。

调查结果表明,与普通肥胖人群相比,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超重者,会更频繁地(高约10%)从医生那里获得要控制体重的建议。然而,尽管他们面临更高的患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却并没有更容易获得减肥项目的转诊。

换句话说,那些最容易患慢性病的人被警告了需要减肥,却并没有得到实际帮助。因为精神卫生人员往往需要优先处理更紧急的精神健康问题——如应对危机、稳定病情和保障安全,从而忽视了预防性的身体健康护理。

与此同时,在基层的全科医生诊所中,医生和护士可能不确定该对如何对具有复杂心理需求的患者开展减重干预。结果就是政策与实践之间的落差。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现象并非英国独有,全球各地的卫生体系都在努力探索如何提供更全面的身心健康服务。

早期干预的关键窗口

不过,这种情况并非不可避免。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严重精神疾病确诊后的体重增加是可以预测、可以测量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在确诊后的前五年内体重显著增加,其增幅远超没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群。

因此,这是可以通过正确干预来预防的:确诊后的前几年是干预的关键窗口期,若能在头五年及时介入,就能显著降低长期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提升生活质量,并缩小寿命差距。同时,这也有助于缓解因慢性病增加而面临巨大压力的医疗系统。

研究人员呼吁,有效的支持需要循证护理、早期介入与定期随访,社区减肥小组的设置也应更具个性化,能够适应患者不断变化的心理健康状况、药物副作用,以及如外出就诊等日常困难。

精神疾病患者理应享有与他人同等的身体健康机会。要实现这一目标,基层医疗和精神卫生服务必须在诊断时检查体重,并在快速增重发生前,将患者转介至量身定制的减肥项目。

##参考来源:

https://theconversation.com/serious-mental-illness-often-brings-rapid-weight-gain-but-support-is-missing-264842

https://www.phc.ox.ac.uk/news/severe-mental-illness-weight-gain-study-oxford?ref=image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25)00212-3/fulltext

#图片来源:

封面图&首图:Pixabay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2.5千克等于多少斤(确诊后)》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