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一脚、松一脚,油表真能不动?
”昨晚刷到这条短视频,评论区吵成一锅粥。
有人晒图:同样三百公里,这么干省了半格油;立马有人回怼:省那三块钱,高速追尾一次保险涨两千。
到底谁傻,谁赚?
我把能找到的实测、论文、4S店内部数据全翻了一遍,结论挺冷:这法子确实能省,但省得可怜,还自带副作用,多数人坚持不到十分钟就放弃。
先说数字。
阿贡国家实验室去年拿一台2.0T直喷机头跑台架,匀速工况热效率42%,一旦进入“加速—滑行”循环,效率直接掉回37%—39%。
换算到日常,百公里省0.05升,按今天油价,四毛八。
跑一千公里省四块八,还不够服务区买瓶元气森林。
更尴尬的是,想拿到这可怜的四毛八,右脚得像钢琴家一样精准:加速到110,立刻丢油门,滑到90再补油,循环往复。
普通人三个回合就节奏错乱,油耗反而上浮。
有人不服:混动总该吃这套吧?
还真猜对了。
中国汽研去年拿雷凌双擎做脉冲测试,电机负责“削峰填谷”,反倒比匀速省油8%。
秘诀在动能回收:每次松油门,电机反拖充电,能量兜兜转转又回到车轮。
可惜,这条捷径只对混动有效,纯燃油车没地方存电,滑行惯性能变成化学能的,只有刹车片的热度。
那定速巡航呢?
老黄历说“定速比黄金右脚还费油”,放在2024年已不适用。
丰田Teammate、通用Super Cruise这类新一代自适应巡航,雷达加地图提前五百米知道前面有没有坡,比人脑算得细,实测能比老司机再省4%—7%。
不过,车多的时候千万别用——系统再聪明,也防不住隔壁货车突然变道。
德国ADAC统计过,频繁加减速的“脉冲流”会把追尾概率抬高27%,真撞上,来年保费上浮两千都算客气。
真想省油,反倒是最无聊的那几招最管用:把胎压打到门框标签上限,百公里立降3%;高速顶着80—100公里区间跑,风阻还没起飞;出发前把后备厢那箱矿泉水搬回家,载重轻五十公斤,市区可能没感觉,一百公里匀速就是0.3升油。
至于“踩—滑”节奏,留给混动车主当游戏,燃油车还是老老实实压着限速别乱晃,安全、省心,还不至于让副驾以为你在偷偷练车。
最后留个小作业:下次跑长途,把瞬时油耗页面调出来,匀速110和“脉冲”110各跑十分钟,拍张照发回来,看看到底差了几格。
谁试谁知道,省不省,仪表盘比短视频诚实。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坡比怎么算(有人发现个好方法)》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