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节目单引发全民论战!9月1日CCTV8播出安排被指“时间歧视”,观众质问:我们的时间被谁安排了?
2025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CCTV8)的一纸节目单,在社交平台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舆论风波。这份看似常规的播出安排,却因其细致到分钟的时间切割与类型分布,引发了从七旬老人到都市白领的广泛争议。有观众直言,“这不仅是排片,更是一张中国电视观众的‘生活画像’——而有些人,并不喜欢被这样定义。”
当天节目单显示,凌晨0点10分至3点15分,悬疑剧《画眉》五集连播;上午10点48分至11点44分播出抗战剧《太行山上》;傍晚17点15分开始《远方的山楂树》三集放送;晚黄金档则安排了《刑警的日子》《归队》等剧集。这种看似常规的编排,却在发布后两小时内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前三,单条话题阅读量突破1.2亿。
“我妈凌晨起来吃药,打开电视直接被《画眉》的命案现场吓到血压升高!”一位北京网友在评论区写道。类似的声音并不罕见——许多观众质疑凌晨时段播出悬疑剧是否符合中老年观众的作息与心理承受能力。而另年轻观众则抱怨节目单“几乎抛弃了晚间的都市群体”。“我六点半下班,七点到家,黄金档却在放年代剧?我们想看的是现代题材啊!”一名上海金融从业者这样留言。
更引人关注的是,有媒体从业者通过数据分析指出,CCTV8此次编排明显倾向于传统电视观众群体。例如上午时段《太行山上》的播出时间,恰好覆盖大多数家庭主妇完成家务后的休息间隙;《远方的山楂树》卡在放学下班时段,显然瞄准中老年观众接送孙辈后的家庭收视场景。这样的“精准投放”反而激起了反弹——“电视台是在暗示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只有做饭带孙子吗?”一位退休教师如此质问。
面对争议,央视总编室尚未对外发布正式回应。但据了解,央视内部其实早在八月就曾对九月排片进行过三轮观众调研。一名参与过前期调研的人士透露,原本晚间黄金档曾规划播出都市情感剧《向阳而生》,但最终因“播出指标调整”而临时更改为《归队》。“平台需要考虑的不仅是收视率,还有题材平衡和政策导向。”该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父母爱情》《琅琊榜》等全民爆款时期相比,如今电视观众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据2025年中国广电用户白皮书显示,电视端45岁以上观众占比已达67%,而25岁以下观众仅占6.3%。这一数据或许解释了为何央视选择将热门剧集向中老年群体倾斜。但问题在于——当平台过于侧重某一群体时,是否意味着另一批观众正在被“选择性忽视”?
更有观点指出,此次争议实则折射出中国电视媒体转型期的深层矛盾:在流媒体平台崛起的时代,传统电视到底该坚守大众传播的职责,还是精准定位细分人群?当视频网站可以凭借算法为每个用户定制专属片单时,电视台的线性播出是否还能适应现代人的观看习惯?
截至发稿时,CCTV8节目单争议话题下已累积超过8.4万条评论,其中一条高赞评论写道:“我奶奶说《画眉》很好但希望下次不要放在凌晨——她其实也想好好睡觉。”另一条则质疑:“当平台为我们决定什么时候看什么剧,这是服务,还是束缚?”
这场看似简单的排片争议,已然超越电视播出领域,演变为关于时间分配权、年龄群体话语权乃至公共媒体责任的全民讨论。而真正的核心问题或许应该是——在中国电视发展的十字路口,我们究竟需要一张怎样的节目单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cctv8频道介绍(懵了一天播这么多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