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融资筹划:奠定基石
此为融资征程的起点,其深度决定了后续环节的顺畅度,尤其影响核心资料的产出质量以及面对投资人质询时的应对能力。许多商业计划书的不足,根源在于对项目内在的商业逻辑未能彻底理清。
为解决此核心问题,融资筹划阶段需聚焦三大模块的深度思考:
市场洞察:不仅需掌握行业的宏观规模与增长边界,更要精准界定属于你的目标市场空间。
商业逻辑:清晰演绎你的解决方案如何精准触达用户痛点,并构建起可持续的价值创造体系。
团队证明:初创企业的核心是团队,必须有力论证为何是你们而非他人能将蓝图转化为现实。
所有思考的落点,都应围绕“让投资人快速理解并产生兴趣”展开。预先模拟投资人的高频问题并备好答案,是此阶段的关键产出。(想要投资人问题的,可以私信博主)
02 材料雕琢:价值提炼
此阶段是将系统性思考转化为一系列融资工具的过程。除商业计划书外,需精心锤炼以下两项:
核心摘要:卓越的项目与模式,必须具备一句话即能点明精髓的能力。若难以提炼,往往揭示出构想模糊或业务散漫。更进一步,这一句话应能让行业外的人即刻领悟。参考结构:为[目标用户]在[特定情境]下解决[核心问题]。
项目陈述:如同面试的自我介绍。早期项目需讲清两件事:所从事业务的价值,以及团队的核心优势。进入A轮,则需补充已有的业务进展与数据验证。
前期筹划若扎实,此阶段便水到渠成。同时,材料的准备过程也是对业务构思的最终校验。
03 目标搜寻:广泛触达
准备工作就绪后,即进入主动向投资机构递送商业计划书的阶段。
早期融资通常需接触大量机构方能成功。因此,在启动期应尽力提升项目曝光,广泛对接可信渠道。筛选基金时,基础维度包括:机构背景、投资阶段、专注赛道、历史投资案例(特别是竞品)及市场声誉。基金的品牌背书与投后赋能等附加价值,通常在收到多家投资意向后再作权衡。初期目标应聚焦于获得初步认可。
若项目反响热烈,需策略性安排会谈节奏:可先与意向度稍弱的基金沟通,以此打磨演讲技巧,再将核心目标安排在状态最佳时进行。
04 会面交锋:精准呈现
与投资人的会谈主要有两种形式:深度的一对一交流(30分钟-2小时)或简短的路演(10-30分钟)。形式虽异,目标一致:高效展示项目价值,激发兴趣,并沉着应对质询。
寻找合适的基金及关键联系人至关重要:
必须锁定真正关注你所在领域的基金。
最好能直接对接基金内负责该赛道的具体投资人,他们更易理解项目价值。
一个常见误区是执着于直接会见合伙人。事实上,找到一位理解你领域、并愿意在内部积极推动的投资经理或分析师,往往效果更佳。由他们作为内部推荐人,通常比直接面对合伙人更能有效推进。
05 条款博弈:意向锁定
TermSheet是投资方为锁定交易而发出的框架协议。其中的排他性条款是核心约束,即在约定期内不得再与其他投资方洽谈。
需明确:签署TS不等同于最终投资。之后投资人将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并依据结果作出最终决策。TS中通常仅排他、保密等少数条款具备法律效力。数据显示,约30%的TS最终未能转化为实际投资。为保护自身,建议将排他期谈判控制在较短范围内(如15-30天)。拿到TS后,优雅的做法是:暂停与其他方的深度融资谈判,同时保持一般性业务交流。此举是为当前交易留出空间,也为潜在变数准备后路。
本阶段重心在于TS条款的谈判与审查。切记TS基本无约束力,寻求专业法律人士协助是明智之举。
06 尽职调查:全面审视
尽职调查的核心目的有二:为投资决策委员会提供决策依据;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其具体目标同样聚焦于两点:
价值发现:验证项目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及合理的估值。
风险识别:系统性排查项目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与风险。
尽调通常涵盖法务、财务与业务三大板块。尽管存在通用清单,但具体调查内容必须根据项目的核心价值与业务特点进行定制。例如,以团队为核心资产的项目,将重点考察核心成员的背景与契约;以技术为核心的项目,则侧重专利与知识产权的审查。
07 协议签署:终局交割
完成尽调后,便进入最终的法律文件签署阶段。核心文件包括《股权购买协议》(SPA),并配合《股东协议》(SHA)及公司章程等。
所有法律文件签署完毕,投资款到位,标志着本轮融资正式圆满完成。
如果你想更系统地搞懂融资细节、避坑关键,欢迎商业计划书定制服务。
我们不仅帮你量身打造融资BP,还提供协议条款解析、融资流程规划、谈判策略辅导,真正从投资人的视角,陪你把融资这场仗打得漂亮。
私信信进行咨询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什么是创业融资(创业融资的七个步骤)》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