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能量补给清单:山姆这几样零食,我在办公室实测后只想说——有惊喜也有雷区
下午三点半,工位突然进入低电量模式,这是很多人的共同体会。首先你会想吃点东西续命,其次又怕被同事嫌弃味道大,最后又纠结热量高不高。说实话,我身边同事小李就是靠一包随手零食撑过无数个加班夜,零食在办公室的地位,比咖啡还现实。
我先说那款菌菇风味的辣条,别被“辣条”二字吓到。打开是菌菇的鲜香,不是那种直冲鼻腔的重辣,口感有一点Q,入口还能感到菌菇的鲜味。我同事小赵给了半包,结果整个人精神上来了。更关键的是它单包热量很低,减脂期想解馋时完全可以安心几片。这类产品的隐患在于成分表,像我会先看有没有不认得的添加剂,再决定要不要常备。
另一款像趣多多但更健康的硬脆曲奇,是我早上踩点上班救星里的一员。先前我的朋友小王常常因为赶时间没吃早餐,后来把这类谷物曲奇和一杯牛奶当做临时早餐,既不齁甜又有饱腹感。它的谷物味扎实,咬下去有存在感,吃完不会一下子又饿。但要注意的是这种零食口感偏硬,牙口不好的同事可能就不适合当常备。
水果燕麦是那种把工作日当早餐危机彻底解决的产品。我自己试过把一小碗燕麦配上即饮奶,里面的草莓和蓝莓颗粒让人很满足。价格上它偏体量大,像69.9元两斤的配置,放办公室一周都没问题。但要提醒的是,糖分来自干果和椰子肉,搭配无糖饮品会更平衡,我同事李姐就是这么搭配,瘦身期间也能安心吃。
有机板栗仁给人的感觉很“老派但稳妥”。独立小包的设计太适合办公室了,卫生又方便。隔壁老王早上喜欢当加餐吃,一包下去精神好很多。板栗口感细腻,不像一些坚果那样容易卡喉咙,但要注意份量,因为坚果类热量密度高,适合和同事分着吃,既能社交也不容易吃过量。
说到咸甜类夹心饼干和花生酱小饼,那是瞬间幸福感的来源。花生酱的香浓配合酥脆饼干,咬下一口会让人忘记办公室的压抑。我的同事小陈经常把这种小包装放在抽屉,午后做个微小奖励,工作效率明显上去了。不过要注意别在密闭办公室里大开包装,浓郁香味容易引发讨厌的空气张力。
地瓜干是我最倾向推荐的“懒人健康零食”。午觉醒来嘴馋,它软糯、天然甜,不需要太用力咀嚼,配料几乎就是红薯本身。我表妹每天带一小袋到单位,既能填补口腹,又比糖果更安心。不同粗细的地瓜干口感会差很多,粗的软糯,细的Q弹,各有爱好者。
说到购买与保存,有几条我自己反复验证后会遵循的做法。买零食先看成分表和生产日期,优先选择独立小包装的同学更适合办公室分享。打开有强烈气味的零食尽量在走廊或楼下吃,或者用密封罐装着,避免影响他人。储物方面把零食放在有盖的抽屉里,遇到夏天就要注意密封,防止发油或受潮。我曾经因为把坚果放在窗边,结果第二天被发现有点回油,那次教训让我学会了更科学的收纳。
从趋势看,办公室零食正往更健康、更多样、个性化的小包装方向发展。零食品牌也开始做低卡、低糖且带“社交属性”的产品,方便大家当作同事间的共食话题。未来公司小卖部和团购会更多引入这种既能补能量又不太影响工作状态的品类,逐步替代那些一打开就能引起哄抢的重口味零食。这对注重形象与健康的都市上班族来说,是件好事。
说白了,零食就是职场的小确幸。你可以把它当成加油站,也可以当成社交货币,关键是选对品类、控制分量、讲究礼仪。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既要照顾自己的小嘴,也要顾及同桌人的鼻子。下次你去买零食,先想好是独食还是分享,再决定包装大小和口味就不会踩雷了。
你平时在办公室最离不开哪一种零食?说说你的理由和有哪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分享经历吧,我想听听真实的故事。(源于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关于想吃零食的说说(山姆6款办公室解馋小零食)》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