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是一个分界点。
出生前,出生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如果出生前,那是“我”。
那么出生后,便是“我”加上、套上、穿上,或者说背负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更简洁的表达就是:“我”+“其他”=婴儿。
这个公式成立的重点,便在于,你首先承认,出生前的自己,就已经是完整的自己。
当确定了这一点时,我们再来分析“其他”包含了那些?
(如果不认为,出生前的自己是完整的自己,而是觉得现在的自己,包括这个物质的肉身和所有的观念、杂念,才是完整的自己,那么可以看一下我的前两篇文章“宇宙真相”和“身体真相”)
出生之后,首先会有一个“身体”,身体会有“性别”和“样貌”。
接着,这个婴儿,会拥有一个“名字”和“籍贯”。
这些“性别”“样貌”“名字”“籍贯”,婴儿并不知道,而是被人一遍一遍重复地告知,才获得了这些认知,牢刻在自己的脑海中,终生不会审视,因为这是所有人共同默认的“事实”。
事实归事实,这些终究只是“身体”的属性,而不是“自己”,更不是“我”,这一点需要明白。
再接着,便是一些社会的共同认知,以及自己生长的环境、经历。
然后,从成长的“经历”中学习到的“道理”和社会教给人的“道理”的矛盾,逐渐在这种不和谐中,学会了“思考”。
所以要清晰一点,人所有的“思考”都是来源于“环境”。
不同的“环境”,导致不同的“思考”。
所以思考并没有“正义”可言,只是环境的“产物”。
同理“性别”“样貌”“名字”“籍贯”,也是环境的“产物”。
“身体”+“思想”=“人”
这便是一个人的“出生”。
然而这里面,有没有“我”存在呢?
很遗憾,这里面没有“我”。
“身体”来源于父母和大地。和“我”无关。
父母也是吃五谷蔬果长大了,所以更简洁的说法是,身体来源于大地,和“我”无关。
“思想”来源于社会环境。和“我”无关。
因为,婴儿只有本能,并没有思想,它的全部思想都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
既然“人”=“身体”+“思想”。
那么“人”≠“我”。
那么“我”是谁?
虽然我不是人,但是我可以成为“人”,说明“我”是可塑性的,就好像“泥”本身无形,但是可以塑造成所有“像”。
(至于为什么被塑造成像,可以看上一篇文章,“身体的真相”)
我还是我,就好像泥还是泥。
“泥”变成“像”的时候,没有什么出生了,也没有什么消失了。
我不因,泥成之像,而喜怒忧乐,因为我知道,我就是我,像就是像。
我只是体验者像的变化。
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所以,出生的真相,便是没有什么出生。
大智度论中有一句话。
“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无生法忍通俗解释(出生的真相什么是无生法忍)》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