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国时期的楚襄王统治楚国时,政治腐败,国势不振。大臣庄辛进谏楚襄王说:“陛下,你只顾寻欢作乐,不理国家大事,郢都必早遭危亡啊!”
楚襄王听后生气的说:“你是老糊涂了吗?竟敢妖言惑国!”
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赵国。数月后,秦国攻下楚国好几个城池,楚襄王也流亡到了城阳。这时,襄王想起了庄辛,命人把他接了回来。
庄辛回国后,襄王很惭愧,对庄辛说:“当初我不听先生的话,导致楚国到如今的地步,现在该怎么办呢?”
庄辛说:“曾经有一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早上,他发现羊圈破了一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邻居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补修补吧。’他说:‘反正羊己经被叼走了,再修补有什么用?’结果第二天,狼又来把羊叼走了。这时,他才醒悟过来,赶紧堵上了那个窟窿,以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在庄辛的建议下,楚襄王重打精神 ,振兴朝纲。渐渐的楚国强大起来,度过了危机。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成语故事亡羊补牢介绍(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