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913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张退休以后,爱上了种菜。最近他有点犯迷糊:自己阳台上的“圣女果”,到底是不是“西红柿”?邻居说“圣女果就是小西红柿”,但他总觉得吃起来不太一样。加上网上有人说圣女果营养更高,也有人说它糖分太高不能多吃,老张看得一头雾水。
那圣女果和西红柿到底是不是一种东西?它们的营养有何差别?常吃圣女果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好处?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件事讲清楚。
答案是:圣女果和西红柿,同属一个“番茄家族”,但它们不是完全一样的东西。
从植物学角度看,二者都属于茄科番茄属,圣女果是番茄的一个“变种”,学名叫樱桃番茄,也叫“小番茄”。它在外形上个头更小,皮更薄,口感更为香甜。
而我们日常所说的西红柿,学名叫普通番茄,果实更大,水分更多,味道偏酸。简单来说:圣女果是“西红柿的亲戚”,而不是“缩小版西红柿”。它们是“同宗不同种”。
不仅如此,它们的种植方式、成熟周期、储存时间也略有不同。圣女果更耐运输、不易裂果,因此在超市里常年供应,而普通番茄则更依赖新鲜采摘。
有不少人说:“圣女果比西红柿更有营养。”这话不算错,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圣女果的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略高,但相应也含有更多糖分和热量。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有助于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摄入与前列腺、心血管等慢性病风险下降相关。
而维生素C则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铁吸收,对抗氧化同样有积极作用。因此,如果从抗氧化和维生素角度来看,圣女果的确略胜一筹。
虽然圣女果和西红柿营养相似,但圣女果由于口感甜美、方便食用,更容易成为“日常零食”,适量食用对身体也有不少益处。
1. 有助于抗氧化、延缓衰老
圣女果中富含番茄红素,这种红色素并不是普通色素,而是一种在体内能有效清除活性氧的抗氧化物。长期氧化应激是加速衰老和诱发多种慢病的重要原因。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曾指出,补充番茄红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机体抗氧化水平,尤其对中老年人群,具有潜在的健康益处。
此外,维生素C和E的协同作用,也能帮助保护细胞膜不被破坏,维护肌肤弹性和亮度。也就是说,适量吃圣女果,相当于吃了一种“天然抗氧化剂”,特别适合日常保健。
2. 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饮食调理成了预防关键。圣女果中不仅含有钾元素,还能提供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对控制血压、维持血脂稳定都有好处。
钾元素的作用是帮助身体排出过多的钠,达到降压效果。《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指出,适量摄入钾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而膳食纤维则有利于延缓糖分吸收、促进肠道健康,对控制体重和血糖也有积极作用。
所以,对那些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倾向的人群来说,圣女果是一个既方便又健康的小零食选择。
虽然圣女果好处多,但也不是“多多益善”。
首先,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摄入量。尽管圣女果是天然水果,但每100克中糖分接近3.5克,如果一次性吃太多,还是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其次,肠胃功能较弱的人要注意适量。圣女果皮薄籽多,食用过多可能刺激肠道,引发腹泻或胃部不适。
此外,空腹不宜大量食用,因为圣女果中的有机酸成分较高,空腹时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适。
想要吃得健康、吃出营养,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每天推荐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左右,大约相当于10~15颗中等大小圣女果;
尽量选择当季本地成熟果实,避免购买颜色异常、个头过大或无香味的品种;
熟吃也能提高营养吸收率。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在加热后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如将圣女果与橄榄油一同烹调,吸收效果更佳;
不要把圣女果当主食或正餐替代品,它属于低能量水果,无法提供足够碳水和蛋白质。
圣女果和西红柿看似相似,其实各有千秋。圣女果富含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对抗氧化和心血管健康都有帮助。
但吃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均衡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想要身体健康,关键还在于日常膳食搭配合理,多运动、少熬夜、定期体检,才是长久之计。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3] 《番茄红素与慢性病预防研究进展》.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43卷第2期
[4] 《番茄红素的吸收机制与健康相关性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22年第22卷第9期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西红柿和圣女果的区别是什么(圣女果与西红柿有何区别常吃圣女果或对身体有2大好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