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工作高大上的叫法(体制内该怎么称呼)

各种工作高大上的叫法(体制内该怎么称呼)

东方雅丹 2025-10-03 硬件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咱中国人历来讲究礼遇,见面打招呼没有直呼其名的习惯,都喜欢在姓氏后面加个称呼以示尊重。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称呼变得能省就省了,尤其喜欢简称,甚至一度时期变成一种文化,引发竞相模仿之风,在整个社会面流行开来。

就以官场为例,张局长、王处长、李科长,这样的称呼随处可见,但偏有人喜欢简称“张局、王处、李科”,这让不知情的老百姓还以为人家叫这名呢。后来,也有人在没有正职在场的情况下,把张副局长、王副处长、李副科长,简称为“张局、王处、李科”,据说听者还很是受用,能带来满满的情绪享受,但因涉嫌语言贿赂,以至于有些地方不得不进行纠正——体制内对副职不允许这么叫。

体制内该怎么称呼,其实简化不如简单,回归本源最好

图片来自网络

体制内如此,那企业方面又是如何呢?

企业一向以模仿行政而著称,凡事总喜欢向行政靠拢,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方面自然不甘落下。于是,对张董事长、王总经理、李秘书不再称全称,而是变成了“张董、王总、李秘”。当然,这其中不免有特殊情况,假若这是家上市企业,恰好董事长姓董,董事会秘书也姓董,那“董秘”倒是朗朗上口了,而且是如假包换的那种,问题是“董董”,怎么听上去那么别扭呢?

再进一步延伸会怎样?

小范围、小圈子还好吧,到了上面会不会闹笑话呢,如:张部、王省、李厅,牛市,马区、朱县。

再扩大到各行业,牛校、朱行、马院……,如此普遍称呼开来,全是无“长”,据一个在县上当常委兼任统战部长的朋友的反映来看,他最不喜欢别人叫“X部长”,喜欢听“X常委”。当然,这是后话。

体制内该怎么称呼,其实简化不如简单,回归本源最好

图片来自网络

闲坐的时候难免脑洞大开,有时在想,假如这股风吹到医院会怎样?

到医院看病都喜欢称医生、护士,讲究一点的称“大夫”,当看到满墙公示栏上的姓名之后,还有一连串的头衔后,不禁犯迷糊了,要不要简称呢,人家医生也有官衔。

起初还以为“主任”是一种行政类职务,医院里的小年轻一口一个“张主任”、“李主任”,叫得个个人心欢喜,可看到有些科室也叫科主任时,感觉无从下口了,“王主任医师”、“赵副主任医师”咋叫?

后来,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在听了我的疑惑后,哈哈大笑,说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是职称,在内部都叫主任。还说,你们患者哪有这么多讲究,直接叫医生或者大夫得了。

想想也是,人家医院里有这个称呼习惯,你一个患者,就别凑这个热闹了,叫全称吧,“王主任医师”、“赵副主任医师”太长,你叫的不累,人家听的都累。叫简称吧,不伦不类,那有叫医生、大夫明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某些行业的“一级主管”、“二级主办”,教师当中的“特级教师”、“一级教师”。公务员改非后的“四级调研员、”“二级巡视员”等等。倘若都要在这些姓氏后面加上头衔,还要简称,那可能会让人云里雾里、甚至闹出啼笑皆非的笑话。

称呼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有些却是千古就留下来的。当我们还在为如何简称“XX副主任医师”而绞尽脑汁时,或许病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当我们为某领导到底该叫“二调”还是“三调”犯愁时,或许他已经退休了。一切回归到本源,该叫医生就叫医生、该称同志就称同志,岂不是更简单直接些。

若实在想不出叫什么,就向年轻人学习吧,对年长者、位尊者都叫老师,绝对错不了。

体制内该怎么称呼,其实简化不如简单,回归本源最好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各种工作高大上的叫法(体制内该怎么称呼)》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