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黄继光》的背记清单,综合梳理了课文的核心知识点与语言要点,供复习参考:
一、生字与词语重点生字役(yì):战役、服役(笔画:7)
屡(lǚ):屡次、屡见不鲜(笔画:12)
摧(cuī):摧毁、摧残(笔画:14)
膛(táng):胸膛、开膛破肚(笔画:15)
晕(yūn):晕倒、晕厥(多音字:yùn“晕车”)
近义词:战役—战斗、激烈—猛烈、注视—凝视、艰巨—艰难
词语解释:匍匐:身体贴地爬行;摧毁:用强力破坏;牺牲:为正义舍弃生命。
惊慌失措:因害怕而慌张,不知所措。
二、课文理解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摧毁敌人火力点,用胸膛堵住枪口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赞颂其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结构梳理第一部分(1-2段):战役开始,黄继光所在营接到夺取高地的任务。
第二部分(3-5段):战士被火力压制,黄继光主动请战。
第三部分(6-11段):黄继光英勇执行任务,用胸膛堵枪口牺牲。
第四部分(12段):战士们冲锋,最终胜利。
人物描写分析动作描写:“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突显黄继光的果敢与牺牲精神。
语言描写:“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体现其坚定的决心。
“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将子弹的密集比作冰雹,突出战斗的激烈。
“战士们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强调敌人火力的凶猛。
四字词语积累描写英雄品质:奋不顾身、视死如归、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四、拓展与运用英雄人物推荐阅读《邱少云》《董存瑞》等故事,感受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
仿写练习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勇敢,如:“他紧握拳头,迎着狂风冲向前方。”
五、易错点提醒多音字区分:晕:yūn(晕倒)、yùn(晕车)。
形近字组词:役(战役)—没(没有)
摧(摧毁)—催(催促)。
通过以上清单,学生可系统掌握《黄继光》一课的语文要素与精神内涵。建议结合课堂笔记和练习题强化记忆,并延伸阅读英雄故事加深理解。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艱難的词语解释(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黄继光背记清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