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就不得不说其中的主人公郭靖,说起郭靖就不得不想起那句令人热血沸腾的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忽而耳边又萦绕着一首荡气回肠的歌,依稀往梦似曾见, 心里波澜现。抛开世事断愁怨, 相伴到天边。
郭靖
回归正题,主人公郭靖的历史原型在历史确有其人。只不过此人名叫郭宝玉,也是个奇人,虽然他没有郭靖那样会什么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但是这个郭宝玉懂得阴阳八卦,天文地理,还懂得兵法谋略,而且善于骑马射箭。
郭宝玉最为得意的还是他的祖宗是大唐名将郭子仪,说起郭子仪,那可是大名鼎鼎,出将入相,辅保大唐,中兴名将第一功。金朝末年的时候,他做到了汾阳郡公,兼任猛安(相当于元明清时期的千户)掌握军权。让他领兵驻扎于定州(今河北定县)。金朝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皇恩浩荡。
郭宝玉
《金史·百官三·诸猛安》:“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功课农桑,余同防御。”
到了庚午年,百姓巷陌之间出现了一首童谣:“摇摇罟罟,至河南,拜阏氏。”不久,天上太白星出现了,郭宝玉夜观星象,果然有点不大对劲。郭宝玉感叹道:“蒙古军将要南下,中原很快就要易主,要改朝换代了。”
金人派将领独吉思忠、仆散揆为行中书省,授予临机专断之权,率领大军三十万修筑乌沙堡堡(今河北张北县西北),用来防御蒙古军。
而郭宝玉也在其中,听候调遣。很快蒙古汗国太师木华黎就率军南下了,金国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并不是蒙古铁骑的对手。
金国和蒙古军队经过一番激战,蒙古大军将金国大军三十万打的丢盔弃甲,望风逃窜。金将独吉思忠等人见大势已去,早就溜了。
而郭宝玉早就通过天象知道蒙古必定会入主中原,一统华夏;而且金朝早就气数已尽,不成气候类型,只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而郭宝玉是个有才能,想要出人头地,在这个乱世中要建功立业的。金国将要完蛋,何苦要为金国卖命,不值得。郭宝玉率领本部兵马投降了木华黎。木华黎见到郭宝玉,觉得郭宝玉懂得兵法谋略,天文地理,又善于骑马射箭。很对他的胃口,经过一番交谈,木华黎越来越佩服郭宝玉,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并且郭宝玉懂得金国内部的情况,对蒙古大军攻打金国是十分有利的,而蒙古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成吉思汗
于是木华黎亲自向成吉思汗推荐郭宝玉,木华黎是成吉思汗心腹爱将,对他的意见也十分尊重。成吉思汗决定见一见郭宝玉,看看这个郭宝玉有什么本领,竟然值得木华黎亲自推荐。
成吉思汗见到郭宝玉,就问他攻打金国的策略。郭宝玉不卑不亢,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一条迂回战略:“中原势大,不可忽也。西南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藉以图金,必得志焉。”
成吉思汗听到这个说法,就知道郭宝玉是个内行人,这条迂回战略是可以说是上上之策。成吉思汗从心里就肯定了郭宝玉的战略方针。从心里肯定了郭宝玉这个人。
而且郭宝玉这条迂回战略可以说是蒙古攻打金国和南宋的终极战略。不论蒙古大汗换了多少人,都没有改变这条战略方针。蒙古攻西夏,灭金国,亡大理,征伐南宋都轻松了许多,剩了许多事。
元朝一统天下图
这郭宝玉一看成吉思汗听从了自己的策略,心里十分佩服他,认为他有容人之量,识人之术,真英主也。郭宝玉对蒙古大军的做法还是有点欠妥当,说:“建国之初,宜颁新令。”趁此机会提出了五条策略献给成吉思汗。
一、军队出兵征伐不得随意杀戮无辜
二、宽简刑法,重罪处死,其余的罪犯量情用笞刑处理。
三、建立建全兵役制度,不论是汉人,蒙古人,色目人都要服兵役,男子十五岁服兵役,六十岁退役。
四、禁止土地兼并,民众拥有土地不得超过一顷。
五、对僧人和道士于国家和民众有害的行为做出法律规定。
成吉思汗认为郭宝玉的策略对大蒙古国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大蒙古国全面实行。
又言:“建国之初,宜颁新令。”帝从之。于是颁条画五章,如出军不得妄杀;刑狱惟重罪处死,其余杂犯量情笞决;军户,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军,汉人有田四顷、人三丁者签一军;年十五以上成丁,六十破老,站户与军户同;民匠限地一顷;僧道无益于国、有损于民者悉行禁止之类:皆宝玉所陈也。
而郭宝玉作为降将也受重用,被授予抄马镇都抚,因为熟悉金国情况,郭宝玉跟从木华黎征伐金国。蒙古大军攻占了金国的永清、高州、北京、龙山等城池。而且继续南下,攻占了太原,平阳。
成吉思汗也多次向郭宝玉请教兵法。尤其是蒙古西征花剌子模,由于花剌子模的城池都是依山而建,城墙坚固。这对善于野战的蒙古军来说是个难题。成吉思汗问郭宝玉:“将伐西番,患其城多依山险,攻取之策如何?”郭宝玉的回答真是绝了,非常有胆气:“使其城在天上,则不可取,如不在天上,至则取矣。”
成吉思汗非常高兴,西征的时候就带上了郭宝玉,而木华黎则率军攻打金国。郭宝玉不失所望,领兵攻打花剌子模,攻下了花剌子模城池虎思斡耳朵,大破敌军三十万人。
但是不幸的是,郭宝玉胸口中箭了,因为流血过多昏迷过去了。成吉思汗下令杀一头牛,将郭宝玉放在了牛肚子里面治疗。这土办法还真管用,不一会儿郭宝玉竟然醒了过来,这可以说是个奇迹啊。
从帝讨契丹遗族,历古徐鬼国讹夷朵(虎思斡耳朵)等城,破其兵三十余万。宝玉胸中流矢,帝命剖牛腹置其中,少顷,乃苏。
郭宝玉养了十天后,继续作战。在锡尔河畔,花剌子模军队分成东西两阵排列开来,迎战蒙古军。战斗打的十分激烈,郭宝玉观察两军形势,发现花剌子模军队西阵已经有所松动。立马大呼:“西阵走矣!”,蒙古军猛攻西阵,花剌子模军队,竟然垮掉了。所谓“兵败如山倒”,蒙古军乘胜追杀,花剌子模军队损失惨重,死伤殆尽。
郭靖和黄蓉
蒙古大军已经到达花剌子模撒麻耳干城(今撒马尔罕)下。而花剌子模也在此城中集结了全国的的精锐之师六万康里人(突厥人)及五万大食人组成的军队。
花剌子模并且还在城中配备了战象部队。加高了城墙,挖掘了很深的城壕,在城墙周围筑起了斜坡,城的外围垒起了护墙。为了保证守城,“摩诃末”还提前征收了三年的赋税,囤积了大量粮食。
这注定了蒙古攻打撒马尔罕城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在阿姆河边,敌军筑起了数十座堡垒,而且将战船陈列在河中。结果河面上刮起了大风,风向有利于蒙古军。郭宝玉下令放火箭射船。火借着风势,越来越大,烧毁了敌军的战船和堡垒。
郭宝玉率领蒙古军乘胜追击,将斩杀了五万花剌子模护岸兵,斩了大将佐里。将河边的堡垒里的军队都屠杀了,攻下了马里(木鹿城)四城。
次暗木河(阿姆河),敌筑十余垒,陈船河中,俄风涛暴起,宝玉令发火箭射其船,一时延烧,乘胜直前,破护岸兵五万,斩大将佐里,遂屠诸垒,收马里(木鹿城)四城。
蒙古军队架起了投石机、巨弩炮和火油筒等攻城器械,对着城墙猛烈开火。撒马耳干守军不肯屈服,他们顽强地进行反击,转瞬间弩箭、巨石漫空飞舞,火油筒不停地喷射着火舌。
花剌子模军队
蒙古大军借着先进大群的攻城器械,占尽了优势。而花剌子模守军无法应对,损失惨重。很快花剌子模将领阿勒巴儿汗集结了数万精锐骑兵,准备做一次冲锋,干掉蒙古军的攻城部队。
只听轰然一声巨响,撒马耳干的城门被打开了,数万花剌子模骑兵呼啸着奔涌而出。蒙古大军的攻城部队没有想到花剌子模会出城攻击,蒙古军队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蒙古军阵脚大乱。
花剌子模骑兵在阿勒巴儿汗的指挥之下,迅速地将蒙古军队的阵形打乱,双方陷入了混战。花剌子模骑兵作战勇敢,和精锐的蒙古骑兵厮杀在了一起。
撒马尔罕城外杀声震天,经过一天的血战,双方都伤亡惨重。而花剌子模军队干掉了蒙古大军的攻城部队,算是完成了任务,没有让蒙古军队在战斗中捡到丝毫的便宜,而且还俘虏了几十名士兵。
而蒙古大军遭遇了西征以来还是第一次失利。但是蒙古大军很快又集结了大量军队攻城。这次他们用弓弩兵守在城门外,防止花剌子模军队冲锋。
花剌子模派出了王牌军队象兵。撒马耳干的城门突然再一次敞开,20头相貌狰狞的庞然大物大象突然出现蒙古大军面前。蒙古大军从未见过大象,很多蒙古士兵看到大象,差点被它们的样子吓坏。
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顿时之间束手无策,恐慌在蒙古军队中蔓延。而大象身上都披有一层厚厚的铁甲,蒙古大军的弓弩兵也不起作用。
象兵
20头大象在蒙古军队中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其所到之处,蒙古骑兵被顶得人仰马翻,有些士兵被象群踏成肉饼。
这时郭宝玉向成吉思汗献策,象阵最怕火攻。成吉思汗下令用火攻击象兵。数以百计的火油筒同时向直冲过来的象群猛烈喷射出剧烈燃烧的火油。
大象突然间遭到火焰的灼烧,受到了惊吓。象群一时惊恐不已,它们不顾一切地掉头往撒马耳干城奔去。这些大象的反击冲乱了花剌子模军队的防守。
蒙古军队趁机攻入了城中,撒马耳干守军伤亡惨重。城破之日,蒙古大军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被俘的花剌子模大臣秃孩汗、巴力失马思汗、撒儿昔里汗等20多人全部被处死。蒙古军队将俘虏的士兵按十人或百人编成队,全部驱赶到城外。为了防备他们反抗,蒙古军装作非常友善,但就在当天夜里,便把他们全部杀死。
蒙古军又将剩余的当地百姓进行了处理:3万工匠被挑选出来作为奴隶分配给诸王、大臣和将领。其余都被屠杀。
郭侃
撒马耳干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昔日繁华的都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大战后,据当时的人们记述:“当苏丹没有失败时,城中人口十多万户,国破以来,存者不过四分之一。”
耶律楚材诗:(河中府即撒马耳干)
寂寞河中府,声名昔日闻。
城隍连畎亩,市井半丘坟。
郭宝玉因为西征有功,做了蒙古的断事官,后来在跟随成吉思汗征讨西夏的时候死于贺兰山。
郭宝玉的后人也非常出色,他的长子郭德海通天文、兵法,攻打南宋的时候,打败宋将彭义斌,后随阔阔出伐金。真是一门忠烈,将门虎子。
而他的孙子郭侃跟随旭烈兀西征,是蒙古大军西征副元帅,作战勇猛,一共攻下了约七百座城,最后攻克巴格达饮马地中海。被称为东天神将。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简介郭靖的原型是谁(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历史原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