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波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随着社会进步,行业分工越来细,三十六行显然无法涵盖社会生活,行业发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行业多寡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标志,社会发展平缓,行业相对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任何一种行业服务于社会,必须依靠社会生存。步入新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导致落后行业自行淘汰,新兴行业应运而生,有些行业显得十分脆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看似简单的行业更替,其实背后都埋压着复杂的故事,也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迁。
现在,城市打的非常方便,只要站在路边一招手,出租车就会乖顺地停靠在身边,以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出租车满街跑,谁还会记得摩的,摩的曾风靡一时,现在已经出局,好多人乘坐过摩的,对那个行当有所了解。
新世纪之初,摩托车逐渐步入普通家庭,在落后地区,农村家庭任何一时尚物件的出现,都意味着倾家荡产而购置,可以说摩托车是继改革初期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之后的又一巨大突破,125摩托车成为农村青年梦寐以求的奢侈品。随着摩托车数量不断增加,有人相中了逐渐活跃起来的城区短途客运市场,一些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在车站周围招揽顾客,也许受打的启示,人们称其为摩的。那一行当能为市民的短途活动提供方便,起先人们感觉陌生,逐渐接纳了那种营运模式。打摩灵活便捷而且实惠,三言两语谈好价钱就出发,不履行任何手续,几乎没有交规、路况限制,方便了那些赶时间的人,真正能服务到家。
入职摩的行业,首先要有摩托车。有些农村青年没手艺,也没有外出打拼的能力和胆识,宅在农村种地成家都困难,世俗观念认为,儿子大了家长给成不了家也算家长的亏欠,于是在亲戚邻里的帮说下,家长倾其所有给儿子买一辆摩托车打发城里跑摩的,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生活,也是对那些四肢发达见识浅薄的年轻人的考验,也算那些本分家庭的一大出息。驾驶摩托车技术容易学,跑摩的忽略摩托车成本不记,社会有需求,凭苦力吃饭,生意比较稳妥,交警也不怎么限制托车,所以有了摩托车就算上岗了,不过多数摩的是典型的“黑货”。
那些打发儿子进城跑摩的家长,只要儿子外面能生存,除了满肚子的愿景外,最起码省心了,免得一天待在家里黑眉黑眼生闷气,如果能混得一个婆姨,那就是家庭的幸事,何乐而不为。
摩的陆续汇聚县城,社会又滋生出一个新群体。摩的费用相对低廉,一两元钱就能图个方便,顾客也比较认可。任何新事物出现都会受到社会约束,摩的出现对客运市场形成冲击,起先摩的归属交警管理,那种管理只是权力归属,交警管理摩的要么取缔,要么放任自流,因为它本来就不合法,随便一个理由都可以查扣摩托车,摩托车查扣了就等于砸了摩的手的饭碗。交警对摩的没多大心思,处理那类非法营运也有尺度,毕竟在一个小县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任凭他们蹦跶。尽管有交警管理,摩的依然偷偷摸摸营运,遇到查扣找关系说情,毕竟不是违法乱纪的大事,摩的手找关系说情家常便饭。
最先看准这个行业的人也算有眼见,有利益的行业容易受冲击,摩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摩托车不断普及,部分私家车也开始搞非法营运,都在挤占摩的的生存空间,城区交通乱象丛生,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整顿维护客运市场,县里成立了出租办。出租办首当其冲打击摩的,从此出租办与摩的开始捉迷藏,摩的手的命运掌管在出租办的手里,随便一个理由,随便一个借口,随便一次偶遇,都让摩的手心惊肉跳,每一次查扣都耽误他们生意,每一次查扣都意味着储蓄清零。
摩的手在偷偷摸摸营运,也有一些人干得比较顺溜,一家人的生活全指望那一个男人,那一辆摩托车。并非其勤劳或善于经营,可能有社会背景,营运行为没有受限,少交罚款罢了。
摩的战战兢兢苟活,一旦遇到“社会运动”或出现交通事故,出租办查扣的摩托车堆积如山,摩的手灰头土脸围拢在出租办周围,想方设法要摩托车。涉足摩的行业的人,压根没希望大富大贵,多数摩的手生活捉襟见肘,当初跑摩的宏伟蓝图彻底破碎,报废了一辆摩托车,欠了一屁股人情债,白耗费了几年时光。他们也用心工作,早出晚归吆喝,风餐露宿等待,甜言蜜语张罗,披星戴月驰骋,方便了社会生活,但自己没能发家致富,或许贴补了出租办的一帮人。受过不少处罚,连一张留存纪念的罚单都没有,因为出租办本来就没有处罚权。
后来摩托车、出租车、私家车不断增加,客运市场逐渐规范,毕竟摩的搞营运没有安全保障,但无论交警还是出租办,并没有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而制止了摩的。摩的存活了十多年,在诡异的市场规律的调节下自行退出营运市场,有人改行另谋出路,有人生活信念受到创伤,混迹江湖,也有人沾染了社会恶习,成为街头的混混,亲人眼中的累赘,村里享受低保的老光棍。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摩的行当里,勤奋改变不了命运。
利益是行业兴衰的指挥棒,如果有利可图,从业者不会善罢甘休,摩的手平静地退出了,对市民来说,不过是一点儿模糊的记忆,对那些摩的手来说,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煎熬。
摩的成为新时代又一短命行当,它悄悄地来,正如它悄悄地去。
作者简介
姜波,1974年生,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爱好写作。
壹点号一点写作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摩的拼音摩字读音及解释(摩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