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最怕啥?
”
田里干活的阿贵叔被问烦了,甩一句:“洗衣粉呗!
”
结果第二天脚脖子又挂一条黑黢黢的软体小蛇,气得他当场把洗衣粉撒成一条白线——蚂蝗照样爬得欢。
真相反转得有点尴尬:最管用的,居然是那瓶被小孙子拿来当香水使的花露水。
先别急着喷,这事得拆开说。
蚂蝗其实不爱住烂泥,它挑的是“暗、湿、有缝”的地儿。
水沟边、石缝里、草根下,掏个一指宽的小洞,白天猫着,夜里出来开饭。
那洞不是正经巢穴,更像临时旅馆,住一晚就走,所以总让人误以为它们到处打窝。
吸血那套流程,专业得吓人:先吐麻醉口水,再吐抗凝血剂,血哗哗流,它慢慢吸。
被叮了先别硬拽,越拽越疼,蚂蝗嘴里的倒刺会断在肉里,肿得跟馒头似的。
老法子为啥不灵?
盐水太稀,醋劲儿太短,酒精挥发快,还没等蚂蝗皱眉就干了。
洗衣粉更别提,颗粒大,撒不均匀,蚂蝗直接绕路走。
花露水凭啥赢?
薄荷脑、樟脑、酒精三件套,一股脑往蚂蝗鼻孔里灌,神经系统当场短路,蜷成个小黑球,滚得比谁都快。
实测:滴一滴,三秒松口;喷两下,十秒翻肚皮。
最妙的是,花露水揣兜里不占地,干完活还能顺手抹蚊子包,一瓶两用,比带盐罐子体面多了。
当然,物理外挂不能省:长裤扎进袜子里,胶鞋高过脚踝,蚂蝗再贼也找不到下嘴的地儿。
有人嫌恶心,有人却拿蚂蝗当宝。
医院显微外科,水蛭素提纯出来当抗凝药,接断指、通血管,全靠它那点“毒”。
害虫和药材,一念之间。
下次下地,记得兜里揣瓶花露水,喷完蚂蝗喷蚊子,省得回家被老婆骂“又带回一身包”。
你试过啥奇葩驱虫法?
说出来让大伙乐一乐。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蚂蟥最怕什么(蚂蟥最害怕的东西原来是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