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又是一节新课的课堂笔记啦~
总感觉,才刚开学呢,怎么就开始整理第三单元的课堂笔记了?
好像有点快啊!
不感慨了,继续。
预习阶段
一做标记
《彩虹》这篇课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落,阅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在不明白的地方,用“?”做好标记。
二找关键
这篇课文中,“动词”是重点,可以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来体会文中小女孩的想法、对待家人的感情。
三再探究
文中的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答:文中的小女孩,是一个天真可爱、关心家人的好孩子。
复习阶段
《彩虹》是一篇想象非常丰富,且充满童趣的课文。
文中的“我”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提着水壶在彩虹桥上浇田,拿着镜子当月亮,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
文中展现了一个纯真浪漫的想象世界,也传递了孩子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课文梳理
看到彩虹:
帮爸爸提壶浇田;
帮妈妈照镜子梳头;
帮哥哥挂秋千。
总结:孩子天真可爱、关心家人。
拓展阶段
这份科普,也是果妈刚阅读《大语文知识画报》学来的。
在《彩虹》这篇文章中,小女孩看到彩虹,将彩虹想象成一座“桥”,因为从小女孩的角度来看,她看到的是一段弧线,像一座桥一样,搭在那里。
就我们的视觉而言,是如此。
但其实,彩虹其实不是一段弧线,而是“圆形”的。
我们看到的拱形,只是彩虹圆形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被地平线挡住了!
而且,彩虹也有“双胞胎”!
有时,天空会出现两道彩虹,里面的一道是“主虹”,由内到外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外面一道是“副虹”,也叫作“霓”,颜色排序与主虹相反,色度相对淡一些。
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霓虹”,便是指一个城市夜晚的景象。
题外话:
别说孩子了,就果妈也迷上了开心果的《大语文知识画报》,这些知识是真的很有意思,内容简短却不简单。
一期一课,每一期2张报纸,都是当堂课的相关课外知识,就比如《彩虹》这一课,还讲了哈哈镜、古代的镜子、梳子的发明等知识,内容是真的很丰富,果妈觉得,这份《大语文知识画报》定得实在是太值了!
最后,《彩虹》这篇课文的详细课堂笔记,就附在文末了,有需要的家长可以长按保存自取哦~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描写动作的词语(二年级语文彩虹详细课堂笔记彩虹知识科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