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茶艺师的标准是什么?苏东坡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其实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从来佳人似佳茗”。外形秀丽,修洁得宜,举止娴雅,行为端庄,无疑地是第一个标准了。
秀秀书院学子:榆林莉莉:茶中有味情最真,佳人更比佳茗好
第二个标准,则是茶艺师在熟练掌握茶艺解说词之后,应当具有的一种独特语言魅力。
出语容易,开言不难,然而如何使自己的语言似播音员一般充满魅力,使人一听之下便即心折呢?
秀秀书院学子:长安娇娇: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首先语音力求“准确规范,清晰流畅”;
即是说以标准普通话为准,吐字清晰,字音要流畅过度,闻如“潺潺流水”,迂回向前,生动活泼。
秀秀书院学子:长安怡怡:分茶自比煎茶好?一盏清茗酬知音
其次要“圆润集中,不失明朗”;
发音时声音要润泽,不干涩;吐字要“玉润珠圆”,颗粒饱满;声音不散,字音不扁——此即“圆润集中”之意。不失明朗,则谓声音须爽朗明快,颇可鼓舞听者快乐向上之情绪,然后得身心愉悦之喜。
“刚柔并济,虚实结合”
发音吐字宜有韧性、有弹性,能刚能柔,有实有虚。通常男声偏刚健,女声偏柔美。若果颠倒了,未免就听着别扭。一味的刚或者一味的柔皆不可取,最好在自身声音条件基础上能刚能柔,刚柔并济。所谓“过刚则直,过柔则靡”即谓此。
另外还要虚实结合。实声过多,听起来显得“拙”,不够细腻;“虚”声过多,听起来则显得“假”。所以非得“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并济、虚实结合,随着意义和感情表达的要求而灵活运用,才是正确的发音方法。
虚实与刚柔看似矛盾,其实也有联系。一般来讲,实声偏刚,虚声偏柔,但也不完全如此。比如说,儿童银铃般的声音是实声,但不刚;一声慨叹,用的是虚声,但是也不柔。实际运用中,刚柔虚实的变化是极其丰富的,着力体会,方可察之。
秀秀书院学子:茹茹分茶:莉莉、华华、怡怡品茶:无由持一盏,寄与爱茶人
“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对于茶艺师来讲,随着茶艺解说词内容发展而运动变化着的情感外衣,即是声音色彩。声音色彩是在对比变化中体现出来的,如同画家的调色板,越丰富细致就越能传情、越有表现力。感情色彩的变化是丰富无穷的,声音色彩的变化亦是如此。由是平日学习发音吐字的基本方法,总为了有利于声音的变化,而非追求固定不变的音色。
声音是天生的,然则亦可经过后天的学习改变。秀秀书院茶艺师经过茶艺课程的学习,将自己表情达意的茶艺解说词变得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而且还能变化自如之后,自然能够呈现不一样的语言魅力,予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
秀秀书院:群贤图
具体发声方法:
腹式呼吸。一般情况下大家皆用胸部呼吸,所以发出的声音轻飘飘的缺乏力度,以致声音窄细;另有一种呼吸方法称做腹式呼吸,此种呼吸方式可使人“气足神完”,呼吸稳健,声音浑厚。
腹式呼吸的训练方法:人要坐端正,“沉肩坠肘,虚灵顶劲”,挺胸收腹,全身肌肉放松。吸气时吸到肺底,使两肋打开,腹部壁立。呼气时稳健持续、缓慢。
秀秀书院:山行:山水有清音,更添丝与竹
另外,人的口腔与胸腔以及鼻腔皆与发音息息相关,此“三腔”决定了人说话的音色,我们能够“听音辨人”即是因为各人音色的不同。所以我们要加强此“三腔”的练习,再互相加以配合,拥有迷人的音色便指日可待。
秀秀书院:秀秀老师与付秀才:腹式呼吸训练:从习琴开始
胸腔练习:请端正坐姿,念出词语:暗淡、到达、发展、计划…….
口腔练习:念出澎湃、喷泉、碰壁、批判、拍打……..
鼻腔练习:念出隐瞒,妈妈,出门,买卖……..
练习时要细细体会“三腔”之联系,其中奥秘,可意会不可言传。
秀秀书院:薛山长与付秀才:腹式呼吸训练:从太极开始
方法既得,贵在坚持。天长地久,成效自现。
诸君以为如何?
贾宝玉因为“如‘宝’似‘玉’”,兼之“语音清朗,谈吐有致”,而被初次见面的北静王誉为“龙驹凤雏”;秀秀书院的学子,又何尝不是个个具备独特的语言魅力,“语音清朗,谈吐有致”,“前程未可量也”呢?一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茶艺表演的解说词(熟练掌握茶艺解说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