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 (xíng yuǎn zì ěr)
字面意思
走远路必须从最近的一步走起。迩:近。
深层含义
比喻做事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前进。强调实现远大目标必须从眼前、从基础做起。
典故出处
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中庸》。 原文为:“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的修行之道,就好像走远路必须从近处起步,就好像登高山必须从低处开始。) 这是“行远自迩”和“登高自卑”两个成语的共同源头。
结构分析
紧缩复句结构。“行远”(走远路)是目的,“自迩”(从近处开始)是方法。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由浅入深
反义词: 好高骛远、一步登天、眼高手低、空中楼阁
易错点
1. 读音: “迩”读作 ěr(第三声),意为“近”,易被误读为“mí”(弥)或“ní”(你)。
2. 误写: 容易将“迩”误写为“耳朵”的“耳”。“迩”是“辶”(走之底)加“尔”,表示“近”。
3. 理解: 不能仅从字面理解为“走远路”,其核心在于方法论,即“从近处、从小事做起”的步骤。
文化冷知识
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务实、稳健的修行观和方法论。它反对急功近利和空想,强调积累和过程的重要性。这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的思想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关于学习和实践的智慧基石。
相关成语延伸
登高自卑: 登上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与“行远自迩”是兄弟成语,常连用。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与“行远自迩”都强调步骤,但“按部就班”有时带贬义。
当代启示
在追求“速成”和“捷径”的时代,这个成语的智慧更加可贵:
1. 个人成长: 无论是学习新技能还是培养好习惯,都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必须遵循“行远自迩”的原则,从基础开始,稳步提升。
2. 事业规划: 实现宏大的事业目标,也需要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步骤,逐步完成。
3. 克服焦虑: 它提醒我们不要只盯着遥远的终点而焦虑,而应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这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方法。
经典哲思
“行远自迩”蕴含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原理。它承认事物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和过程,伟大的成就源于无数微小努力的积累。这是一种尊重规律、反对冒进的实践智慧,教导人们要有耐心和恒心。
总结
“行远自迩”是一个充满务实精神和辩证智慧的成语。它用一个极其浅显的比喻,阐明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伟大的征程始于平凡的脚步。它既是为人处世的格言,也是求学治学的法则。这个成语告诫我们,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只要方向正确,并愿意从眼前最近的一步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抵达终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自什么自什么的成语(中国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