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戍途孤怀与山河寄情明·田登古诗三首赏析)

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戍途孤怀与山河寄情明·田登古诗三首赏析)

礼慧月 2025-10-22 理财 2 次浏览 0个评论

文/古诗词

编辑/2025年10月11日

田登,字有年,明代陕西长安人。他于弘治十八年高中进士,官至湖广副使,有《吟呻一览诗集》传世,现存诗作逾百首。诗多源于自身仕宦生涯,描写戍边之苦寒,寄情山水之闲逸,或抒发羁旅之乡愁,语言清晰而意蕴深远。

相较于“只许州官放火”典故中那位同名的北宋郡守,明代田登的诗文更显真切的文人情怀。本次选取的《次红城》《咸宁道中》《思乡》三首代表作,便分别展现了边塞诗的苍劲雄浑、山水诗的清丽雅致与抒情诗的深婉蕴藉。

戍途孤怀与山河寄情——明·田登古诗三首赏析

一、《次红城》

原诗

同云积雪伴寒征,遥捧纶音绝漠行。

万里关梁催晓梦,残更鼓角壮秋声。

刍粮起伏依山寨,兵卫森严入夜城。

拭尽征袍尘土梦,夜深霜冷月华明。

讲解

此诗是田登边塞题材的经典之作,生动再现了他奉诏出巡荒漠的艰辛历程与将士们的壮志情怀。

首联以“同云积雪”四字,寥寥勾勒出边塞酷寒萧瑟的景象,而“遥捧纶音”则点明了身负皇命的特殊使命。“绝漠行”三字,不仅奠定了全诗苍劲雄浑的基调,更将恶劣的自然环境与沉重的责任并置,开篇即显张力。

颔联“万里关梁催晓梦,残更鼓角壮秋声”堪称神来之笔。“催”字化静为动,仿佛万里关隘桥梁都在催促旅人从拂晓的残梦中惊醒,暗含了行程的紧迫与不容稍歇。“壮”字则以鼓角之声赋予凄清的秋夜以雄浑气魄,于萧瑟中见昂扬,尽显边塞诗独有的悲壮之美。

颈联笔锋一转,转向写实。“刍粮起伏依山寨”“兵卫森严入夜城”两句,细致描绘了军需粮草的调度与入夜后城池的严密布防。这既展现了戍边生活的琐碎与艰辛,更凸显了防务的严谨,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军务民生的深切关怀。

尾联则从实景转入虚境,意境深远。“拭尽征袍尘土”这一日常动作,在此刻升华为一种心境的象征——不仅洗净了征尘,更涤荡了旅途的疲惫与内心的烦扰。而“夜深霜冷月华明”以清冷皎洁的月色收束全诗,既是眼前实景,更似诗人心境的写照:虽身处寒夜绝境,却因使命在肩而心神澄明,风骨卓然,余韵悠长。

戍途孤怀与山河寄情——明·田登古诗三首赏析

二、《咸宁道中》

原诗

南望山陂驿,山连草树幽。

水云浮幻象,烟雨结春愁。

花绽猩唇血,泉分燕尾流。

午薰民愠解,蚕老麦花秋。

讲解

这首五言律诗是田登宦游途中的即兴之作,以细腻笔触描绘了咸宁道上的春日图景,景中含情,耐人寻味。

首联“南望山陂驿,山连草树幽”开篇点题,“幽”字为全诗奠定了清幽淡远的基调。“山陂驿”则点明了行旅的背景,自然引出下文所见的一系列景致。

颔联“水云浮幻象,烟雨结春愁”情景交融,是全诗的诗眼。山间云雾如水波般流转,变幻出万千奇异景象;而濛濛烟雨则牵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羁旅之愁。一个“结”字,将无形的、抽象的春愁具象化、实体化,仿佛这愁绪是被烟雨编织而成,缠绕在心头,使自然之景与诗人心境浑然一体。

颈联以精巧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文字功底。“花绽猩唇血”形容绽放的红花,色泽浓艳欲滴,既显其娇美,又略带几分凄艳之感;“泉分燕尾流”则状写泉水分流的形态,灵动鲜活,宛如燕尾分叉,极具画面感。

尾联由景及人,境界开阔。“午薰民愠解”写春日午后的暖阳化解了百姓心中的烦躁与怨气,“蚕老麦花秋”则勾勒出一幅蚕事将毕、麦花飘香的丰收图景。这两句暗含了诗人对民生安乐、岁稔年丰的欣慰之情。全诗从远山之幽、云雾之幻、花泉之艳,最终落脚于民风之和,由远及近,由景入情,既有山水诗的清丽雅致,又蕴含了仕者关怀民生的民本情怀。

戍途孤怀与山河寄情——明·田登古诗三首赏析

三、《思乡》

原诗

屈指光阴春复秋,乡心国思两牵愁。

行云流水无情思,每到花时不上楼。

讲解

此诗篇幅虽短,却意蕴厚重,是田登抒发羁旅情怀的佳作,寥寥数语便将深沉的乡愁与忧国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屈指光阴春复秋”以通俗质朴的语言开篇,写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流转,春去秋来,岁月蹉跎。平淡的叙述中,暗藏着诗人对光阴易逝、归期未定的慨叹,为下文的“牵愁”埋下了伏笔。

“乡心国思两牵愁”一句直抒胸臆,点出了全诗的核心情感。诗人既思念故乡的亲友故园,又牵挂朝堂的国事民生,两种愁绪交织在一起,难以排解。这将个人的一己之私与士大夫的家国责任融为一体,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与厚度。

后两句则以反衬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这份愁思。“行云流水无情思”,以自然界行云流水的无情无思,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有情有思,以及这份情感的执着与深沉。“每到花时不上楼”一句则极具张力,春日花开本是赏心乐事,诗人却刻意回避,只因怕触景生情,让满腔的乡愁与忧思更加难以自已。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将思乡之苦与忧国之愁巧妙地藏于细节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戍途孤怀与山河寄情——明·田登古诗三首赏析

▷结语

田登的这三首诗作,虽题材各异,风格有别,却共同彰显了“诗以言志”的文人与精神追求。《次红城》展现了他戍边报国的担当与坚毅风骨;《咸宁道中》流露了他寄情山水的雅致情趣与关怀民生的仁厚之心;《思乡》则表达了他心怀家国的温情与深沉忧思。

他善于选取精准的意象传递情感,于实景中蕴含意境,在叙事中融入感慨。其诗既继承了唐人边塞诗的雄浑气势与山水诗的清丽风韵,又蕴含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务实情怀与理性思考。这些诗作不仅是诗人个人、人生经历的生动记录,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代士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为后世留存了文学审美价值与历史认识意义的宝贵篇章。

▷图片来源,豆包制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戍途孤怀与山河寄情明·田登古诗三首赏析)》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