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西兰花是不是总炒完又黄又软?
不是你手艺不行,是焯水时间错了。
30秒,就30秒,多一秒萝卜硫素就跑光了。
我试过用沸水煮半分钟捞出来立刻过冰水,颜色绿得像刚摘的,口感还脆。
以前总怕不熟,一煮就是三分钟,结果营养全煮进水里,倒掉的不是水,是钱。
香菇配鸡肉,原来不只是味道好,是科学配的。
2023年研究说,这么搭配,人体吸收多糖能多40%。
我现在每次炖汤都扔几朵香菇进去,鸡肉一炖,汤都变稠了,喝完胃里暖暖的。
虾仁腌得再久也发柴?
试试日本那套冰镇法。
把虾仁和一点料酒、盐,密封后丢进冰箱冷藏一小时。
炒出来弹牙得像海鲜馆子的,根本不像自己做的。
山药别一买回来就洗,先用温水泡十分钟。
65度是它黏液蛋白最活跃的温度,泡完切片不糊锅,口感还滑溜。
我前两天没泡直接炒,黏糊糊一锅,老母亲在厨房叹气,说我又乱搞。
炒锅不用油也能炒鸡蛋?
真有这种锅。
韩国新出的陶瓷涂层锅,鸡蛋下去不用放一滴油,摊出来嫩得跟豆腐脑差不多。
我家现在煎蛋全靠它,老人说吃着不腻,血压也稳了。
veggies别只吃绿的。
WHO说每顿饭要吃五种颜色,红椒、紫甘蓝、胡萝卜、南瓜、西兰花,往盘子里一摆,像彩虹掉进锅里。
我女儿现在自己挑菜,非说“今天要吃紫色的”,真比吃药还管用。
蒸香菇别干蒸。
新加坡研究说了,盖块湿纱布,维生素D流失少20%。
我拿厨房纸浸了水盖在锅里,蒸出来的香菇鲜得能当肉吃。
排骨汤别老炖两小时,用智能锅的“营养蒸”模式,胶原蛋白保留89%。
以前一炖汤就发白,捞出来一勺油,现在汤清亮,喝一口连指甲都亮了。
板栗新品种“糖心栗”出来了,甜得像糖炒栗子,还不用磕半天。
我奶奶今年专门去菜市场找,说这栗子能直接掰开吃,不用拿锤子砸。
芹菜叶别扔。
嫩叶里的叶酸是茎的三倍,去年我炒芹菜叶加蒜末,孩子问:“妈妈你今天加了什么菜?
怎么这么香?
”
我说:你昨天扔的叶子。
没人教我们怎么吃才对。
我们只知道“多吃蔬菜”,但没人告诉你焯多长时间、怎么洗、跟谁配、用什么锅。
这些不是玄学,是实验室里算出来的数字。
你花的每一分买菜的钱,不该换来一盘没营养的绿菜。
你花的每一分钟做饭的时间,不该浪费在错误的火候里。
吃得对,不是靠运气,是靠知道那30秒值不值。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什么?(营养不良体质差)》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