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源什么意思(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入学布局引发的思考)

城乡生源什么意思(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入学布局引发的思考)

松幻巧 2025-09-16 硬件 3 次浏览 0个评论

近日,在与朋友们闲聊中了解到,今年秋季中小学生入学有了严格的新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实行按区域招生,即教育部门划定每个学校的招生区域,以户籍和居住房产证为依据,属地的才能入学。对私立民营学校,教育部门根据学校规模和容纳量,分配相应招生指标,划定部份区域,报名后摇号确定入学学生。摇号时,由公证部门主持,纪委监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和家长代表,参予现场监督,当场公布结果。这种做法,使义务教育的初中和小学招生,克服了过去的混乱现象,更加规范和公正,得到了社会上大多数人肯定。

城乡生源什么意思(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入学布局引发的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由于各个中小学的师资没有合理调整,教育资源不够均衡,这种布局形成了新的问题。有人说,这样做的结果,造成了一是富人的子女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公立好学校,因为他们有钱在好学校周围买高价的学区房。二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上教育质量较高的私立好学校,因为他们在公立好学校属地买不起学区房,又不想让孩子上自已户簿和居住地的公立普通学校,就勒紧腰带交高价学费让子女上私立好学校。三是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既没有钱在公立好学校周边买学区房,又没有钱交高价学费让子女上私立好学校,被迫只得让子女上公立普通学校。

这证明,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招生的新格局,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克服了过去拉关系,走后门,挤破头,争相为子女上优质学校激烈竞争的混乱状态。不利的方面是使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更加公开化明显化,有的说,从你的子女上的什么学校,就可以显示你的经济地位;从接送孩子上学的车子就可以分出穷人和富人。好学校门前都是停的豪华高档轿车,普通学校门前都是停的普通轿车和三轮四轮车。这种明显的贫富差距,必然为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加剧了阶层固化和等级观念。

与我交流的许多朋友都认为,对中小学招生办法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更加公正合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不论穷人富人的子女,一律平等对待。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下定决心,采取措施,建立定期调整交流师资力量的制度化机制,使教育资源均衡化,分不出明显的好学校差学校。这样才能使每个公民的子女,无论贫富,都能平等享受教育资源,都在所在居住辖区上学,体现出社会公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样以来,还牵连到如何对待私立民办学校的问题。不少人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放开私人资本进入办学。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私立办学,己经显示了巨大的弊端。一是私立学校依靠优质教育资源,制定了昂贵的学费标准,增加了城乡居民的负担。据了解,三四线城市和县城中小学学费,都达到了每年每生二三万元,甚至更高,从而增加了城乡居民负担,造成了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二是由于私立中小学校用高薪招聘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和升学率较高,吸引了大量城乡生源,尤其是农村生源。从而使国家投资建设的大量农村中小学,生源大幅减少,甚至关门闲置,造成了极大浪费。三是使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流于形式,把国家拨付的义务教育经费,按每生标准大量转给了私立中小学,富了办学的老板,苦了子女上学的百姓。所以,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应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私人资本办学,把原来的私立中小学校收归政府,变为公办学校管理,这样才能使中小学按区域招生的政策实现全復盖,使社会教育资源更加均衡,使城乡居民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公平的免费教育,更加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网上朋友们,我的这点思考与浅见,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不知道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欢迎发表意见进行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城乡生源什么意思(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入学布局引发的思考)》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