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妈咳嗽老不好,说想吃川贝炖梨,我揣着钱包去药店买川贝。店员抓了一小撮放秤上,“88块”三个字一出口,我差点以为听错了——摊开手数数,满打满算也就十颗,合着一颗快9块钱!这玩意儿咋比金子还贵?回家我赶紧问了当中药师的小姨,她的话直接给我浇了盆清醒水。
先说说川贝为啥这么贵。小姨说,川贝不是普通的“草根”,得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寒山区才能长,而且从采挖到晾晒都得靠人工,产量特别少。加上这几年受天气影响,好的川贝更是稀缺,“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就上去了。更关键的是,川贝确实有两把刷子——中医里说它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对那种干咳少痰、喉咙干疼的情况,效果确实比普通止咳药来得稳。
但贵不代表万能,小姨说她见太多人花冤枉钱了:“有人感冒咳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炖川贝,花了钱不说,还耽误病情。”尤其这3种情况,吃川贝纯属白扔钱,甚至可能帮倒忙:
1. 风寒咳嗽别碰,越吃越重
我闺蜜上周淋了雨感冒,咳嗽带着白痰,还怕冷。她妈赶紧炖了川贝梨,结果吃了两天咳嗽更厉害了。小姨说,这就是典型的“不对证”——川贝性凉,只治风热咳嗽(痰黄稠、喉咙疼、发烧)。风寒咳嗽本来就怕冷、痰白稀,再吃凉性的川贝,等于“雪上加霜”,咳嗽肯定好不了。
2. 痰湿咳嗽吃了没用,还堵得慌
我爸前阵子吃多了油腻的,咳嗽起来痰多又黏,吐都吐不净。我妈也给炖了川贝,吃了三天一点用没有。小姨解释,痰湿咳嗽是体内湿气太重,得用能燥湿化痰的药,川贝主要是“润燥”的,对这种黏痰根本没效果,反而可能让痰湿堵在肺里,加重不适。
3. 小孩脾胃弱,吃多了积食
小区李姐的儿子4岁,一咳嗽她就给喂川贝粉。结果孩子没好利索,还开始挑食、肚子胀。小姨说,小孩脾胃功能没长好,川贝有点滋腻,吃多了消化不了,容易积食、拉肚子。真要给孩子用,必须得减量,还得搭配陈皮、山楂这些助消化的,不然就是害孩子。
说到这儿,我赶紧问小姨:“那到底咋吃才不浪费钱?”她教了我三个“省钱又对症”的技巧,记牢能少花一半冤枉钱:
- 先辨咳嗽类型:记住“热咳用川贝,寒咳找生姜”——痰黄、喉咙疼、口干是热咳,适合川贝;痰白、怕冷、流清鼻涕是寒咳,炖点生姜红糖水比川贝管用。
- 别买错“伪川贝”:市面上有不少长得像川贝的“平贝”“浙贝”,价格便宜但功效差远了。买的时候看形状,好的川贝像个小元宝,底部有“怀中抱月”的纹路,别被低价忽悠了。
- 搭配着吃更省钱:川贝太贵,不用一次放太多,3-5颗就够。炖梨的时候加一小把百合、麦冬,润肺效果更好,还能省点川贝的量。
现在我家的川贝成了“精准用药”的宝贝,不是对症的咳嗽坚决不用。我妈那次干咳,就用3颗川贝炖了梨,吃了两天就好转了,算下来一次才花20多块,比瞎吃划算多了。
其实川贝贵有贵的道理,但不是人人都适合。花大价钱买了药,要是不对证,再贵也是废品。你有没有买川贝花过冤枉钱?或者知道其他对症止咳的小妙招?评论区跟我聊聊,关注我,下次给你们扒“中药省钱攻略”,教你对症用药不踩坑!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川贝的价格是多少?(十颗川贝竟要88块别再瞎买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