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炼字“空”字
【炼字之“空”字概述】 “空”,一个非常朴素的字眼,但是当它走进诗歌之后,就赋予了诗歌不同的意蕴与内涵。 一、抒发对社会人生盛衰无常而自然宇宙永恒的慨叹这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对比。例如王勃的《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高阁之中的滕王李元婴现在在什么地方?此地只看见栏杆外的长江水波涛汹涌,不舍昼夜地永恒流淌。人生的短暂与江水的永恒使得诗人生发慨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来寓意着朝廷的兴盛,凤凰去象征着朝廷的衰落。社会人生是盛衰无常的,唯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二、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这种“今衰”是由统治者的昏庸腐朽造成的,所以也蕴含着规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历史覆辙的思想。这一点在咏史怀古诗中较为常见。例如姜夔《扬州慢》,昔日的扬州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繁华之极。而今却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萧条冷落。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三百年的历史恰如一场梦,“鸟空啼”暗含着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样地主题还有欧阳炯《江城子》“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诗人凭吊六朝古迹,怀古而伤今。这也是在警告当朝者该如何治国理政,才能避免政权的倾覆。 三、寄寓着羁旅漂泊的愁思、思念家乡的惆怅、孤独寂寞的哀怨、壮志未酬的愤懑。这一点在思乡怀人诗、送别诗中多有体现。柳中庸《听筝》:“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只能与灯影为伴,是何等的寂寞!“空”更增添哀伤的氛围,离愁别恨之意呈现纸面。同样地,如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空堂”表达的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空”蕴含了绵绵无尽的不舍之情。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报国之志得不到伸张,空有一腔爱国热忱。一个“空”字将诗人壮志未酬的愤懑倾泻而出。 四、热爱山水、渴望归隐、淡泊名利、超然脱俗这在山水田园诗中多有体现。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空”就是一种闲适、一种宁静。《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大山幽静,不闻人语。《过香积寺》:“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描写了水潭清幽。《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环境的清洁空明,也是诗人淡泊名利心态的有效折射。再如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大自然的山水能够去除内心的杂念、纯洁心灵,超然脱俗。 由此可见,“空”字在咏史怀古诗、思乡怀人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这几大常见的诗歌题材中多被诗人援引。在不同题材的诗歌中,担任了不同的抒情角色。较好地掌握古人对“空”字的灵活运用,是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主题的。
【效果】强化诗人特定情感的表达。 【答题技巧】释含义,点手法+描景象,摹情态(结合特定诗句翻译)+谈感情,明作用(艺术效果)例如: 湘中韩愈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萍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注:该诗写于贞元末年(804)韩愈无端被贬连州阴山(广东县名)的赴任途中。相传屈原贬逐,遇一渔父到:“举世混浊,和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说罢,“鼓枻而去”。问题:请简要分析最后一句中“空”字的妙用。
分析:有效理解诗歌,我们需要从宏观与微观处着眼。从宏观处着眼,即抓住诗歌的题目、作者、诗句以及背景介绍等环节。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诗人无端被贬,那么这种情感或者是乐观豁达的或者是壮志未酬的。需要我们再做进一步的确认。从微观处着眼,就是抓住诗歌的典型意象。中国古代文人都有“渔父”情结,其背后蕴含着两种情感:一是渴望归隐、淡泊名利;一是壮志未酬,被迫归隐的无奈。下一步就是抓住诗歌的整体去分析,第一句出现了“愁”的心绪,第三句描写的是寂寥的情境。综合以上分析,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壮志未酬的情怀。而一个“空”字将那种怅然若失的心理展露得淋漓尽致。
本题参考答案:“空”字是“只”的意思,“空”字所在的诗句为用典艺术手法。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了空阔的汨罗江畔只留下渔父扣弦而歌的寂寥情状。这里用“空”字写出诗人面对茫茫水天的怅然若失,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试题汇编】小重山•端午[元]舒颉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问题: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问题: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屈 原 庙(明)梁辰鱼①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荐水蘩②。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③昼舞白霓旛。龙舆已逐峰头梦④,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丛丛杂芳杜⑤,鹧鸪飞处欲黄昏。【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蘅, 香草名。问题:在“鱼腹空埋水底魂”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
[双调]殿前欢贯云石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间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问题:赏析“《离骚》读罢空惆怅”一句。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问题:颔联中“空”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过李陵台萨都剌降入天骄愧鬼才,山头空筑望乡台。苏郎有节毛皆落,汉主无恩使不来。青草战场雕影没,黄沙角鼓雁声哀。那堪携手河梁别,泪洒西风骨已灰。【注】李陵台、望乡台,即李陵墓。苏郎,即苏武,与李陵交往甚深。苏武归汉时,李陵于河梁置酒送行。李陵亡时,苏武尚健在。
问题:请赏析首联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问题:请对“槛外长江空自流”中的“空”字妙处作分析。
参考答案《临江仙》下阕“绝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澜”是由自然界的大风雨联想到了风云际会的社会现实,呼吁绝代杰出人才的出现,靠他们力挽狂澜,拯大厦于将倒;但是现实却是即便在文坛也不复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对充满锐气和活力的文坛往昔的追怀,正是对万马齐喑的文坛现状的深深愤懑和不满。词人放眼马当山下,只有飘荡自如的野云从天边返回。一个“空”字,把满心的期盼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
《和沈石田落花诗》空,又。“空”字写出了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又”说明这种怀材不遇,无法施展抱负的打击并非一次。
《夜泊牛渚怀古》空:白白的,徒然。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
《屈原庙》示例:“空”字用得最妙。此句慨叹屈原投水自尽,一个“空”字,包含着对屈原大业未竟、理想成空的深深惋惜;同时也揭示出,在昏庸黑暗的统治下,纵使志士仁人尽忠竭志,到头也一切成空,落得可悲结局。
《清明》①这一句写作者对《离骚》和屈原的崇高评价,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屈原比作日月,光照千古。②直抒胸臆地表明作者为屈原的遭遇而伤感。③一个“空”表明作者徒然伤感而已,表达了于事无补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饯别王十一南游》“空”字不仅写出了友人远去、空山寂寥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惆怅寂寞的心情。
《过李陵台》“空”字,徒劳地、白白地。指出李陵生前无法回乡,死后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坟墓。表达了作者对李陵投降的贬斥与哀怜。(意思大致符合即可)
《南乡子》 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 使人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一个明一个空念什么(高考诗歌鉴赏炼字空字)》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