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打狼为什么叫打狼(题上冰雪请先学习官方语言东北话)

东北话打狼为什么叫打狼(题上冰雪请先学习官方语言东北话)

历勇捷 2025-10-03 理财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6日新媒体专电 题:上冰雪?请先学习“官方语言”东北话

东北话打狼为什么叫打狼(题上冰雪请先学习官方语言东北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华社记者王春燕 姚友明

冬运会虽然走出了东北,但东北话仍是冬运赛场的“官方语言”。52个参赛代表团里,从教练到选手,还是东北人的天下。一句“你嘎哈呢”可能能在情感上拉近彼此的距离,要想对冬季项目了解更多,一些必要的“官方用词”也要掌握。

关键词一:卡了

冰雪项目吸引人的一个因素就是惊险刺激,无论是冰上项目还是雪上项目,摔倒是非常常见的,但如果看到运动员摔倒,你能蹦出一句“矮马,卡了”就足够地道了。

本届冬运会上,“卡了”的选手不在少数,夺冠热门、长春市选手齐广璞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因为落地时“卡了”而无缘奖牌,短道速滑名将周洋在1500米半决赛中意外“卡倒”无缘决赛。不过,“卡秃噜皮”还是小意思,像徐梦桃那样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落地时“卡了”,以致左膝韧带撕裂,那就是大事了。

关键词二:嘶嘶哈哈

谈起冬季项目,训练条件艰苦是公认的,比起动辄接近零下十度的冰场,常年在室外训练的雪上项目更叫“苦练三九”。呼啸的寒风让人涕泪横流,帽子上挂霜、面巾上结冰、脚被冻麻,这都是常态。用东北话说,冬季项目的运动员们就是在这让人冻得“嘶嘶哈哈”的条件下练出一身绝技的。

在一面面金牌背后,几乎每位冬季项目运动员都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辛酸故事。当你夏天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冰棍儿,当你冬天在家守着暖气追着网剧,运动健儿们可能就在南半球或者北半球的“深山老林”中孤独地努力着。总之一句话,不来到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地方,是难以体会被冻得“嘶嘶哈哈”、张嘴说不清楚话的感觉的。

关键词三:带劲、老得(dei三声)了、老过瘾了

要说本届冬运会上人气最高的项目,冰球可以算一个。虽然很多观众对比赛规则并不完全了解,但对抗激烈、攻防转换频繁的场面非常“带劲”。

同样让人亢奋的还有短道速度滑冰比赛,运动员们你争我夺,冠亚军的差别就在毫厘之间,而短道速滑场地则被国家队主帅李琰称为“世界上滑行速度最快的冰场之一”。

尽管这是一块新冰场,但能够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屡屡滑出好成绩的冰面无疑是运动员们的“福地”。运动员们滑得“老过瘾了”,看台上的观众们也看得“老得(dei三声)了”,这无疑是中国冰雪项目发展普及、走向大众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四:打狼

在东北话中,“打狼”和狼、猎枪和猎人都没啥实质性的关系。如果一个孩子期末考试在全班“打狼”的话,那么排名倒数第一的他八成会被爹妈批评。但本届全冬会上,来自锡林郭勒盟的速滑选手李想尽管在男子500米项目中首轮“打狼”,但还是收获了人们的尊重与关注。

“行,这次没白来,把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6秒,”李想的教练吴海瑞说。对这个初中生来说,能以基数配额身份参加全冬会本来就是胜利,滑惯野冰的他,在新疆冰上运动中心这个国际顶尖的速滑馆里“更快、更高、更强”,也算是不虚此行。

与夏季项目不同,我国目前在许多冬季项目上都处于或靠近“打狼”位置。“打狼”不要紧,只要肯登攀!相信等到2022年,我们会把更多的“打狼”经验撇给对手,在更多项目上实现自我超越。(完)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东北话打狼为什么叫打狼(题上冰雪请先学习官方语言东北话)》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