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按:砚台磨墨的时候究竟是怎样出墨汁的?很多对磨墨感兴趣的书法初学者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疑惑,今天我在网上看到苦茄文房发的两篇文章,作者很详细地解释了砚台磨墨原理的下墨和发墨的概念。我感觉他的解释是科学的,而且有助于初学者了解砚台研墨的原理,所以转发在此。为了便于阅读,转载时稍微做了点改动。
古人有很形象的描述~研墨也叫杀墨,砚用锋芒与墨相杀,所以【砚贵锋芒】,锋芒就是指砚石微妙的摩擦力,若砚台久用后锋芒减弱,下墨慢,必须用柔石或柳炭条研磨,使砚面增加锋芒。
锋芒决定了砚台的下墨速度,以往大多描述都局限于个体感官评价,除非真正上手对比否则很难体会,从科学的微观角度也许能有更容易理解的解释~
— 关于下墨 —
一、砚台的砚锋
墨在砚上的研磨过程其实就是用砚面切割墨体。因此,砚是【切割工具】,【刃】是切割工具的关键部位,决定切割效果,从几何上看,刃的形态有四类:零维刃(点型),如锥子的尖端;一维刃(线型),如刀具的刀刃;二维刃(面型),如锉刀的铿面;三维刃(体型),如狼牙棒的棒。
显然,砚面是【二维刃】。二维刃由【锋】构成,锋有零维锋(点状)、一维锋(线状)和局部二维锋(面状)。砚面上的锋称为砚锋,以歙砚为例,优良的歙砚砚面的锋都是曲线状的,常见的是:
鱼鳞状砚锋↓
花瓣状砚锋↓
和折线状硬锋↓
还见有点状锋↓
一般来说,多硅白云母多呈曲线状砚锋,如同刀锋,可以顺利地切割墨体。石英则呈点状砚锋,犹如人之犬牙,有利于处理墨体中个别硬物。线状或点状锋经过一段时间研磨之后,会变钝而逐渐不能再起切割作用,即不同时刻其切割效果是不同的,或者说,砚面的切制性能是不稳定的。用砚时应注意砚锋形态,其对墨的切制效果和切割速度有重要影响。
二、砚台的硬度
砚石的最佳硬度应在3~4之间(因墨的硬度为2~3),而且次要矿物的硬度最好比主要矿物的硬度高2~3个量级,形成适当的硬度差,促使“下墨”。若石砚的基本硬度太高,致使其砚面过于光滑,无芒锷,则其“下墨”效果差,谓之“打滑”;若石砚的硬度太低或矿物的结构层内联结力太弱,则砚堂易于磨损,且磨下的石沫与墨汁混合,使墨汁暗淡无光,谓之“不发墨”。
歙石的平均硬度在3~4度,与端砚相比硬度稍大,硬度大说明矿物本身比重大或是岩石的密实程度大,矿物接触紧密,岩石孔隙率低,也可能孔隙率不低,但空隙微小。好的砚石因此而吸水率低,能做到“贮墨不涸,呵气研墨”。歙砚作为下墨最好的砚石(之一,启明注),兼顾这几点外,还有更神奇的原因,请看下文发墨篇。
— 关于发墨 —
苏轼曾说:“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余事也。”砚的实用功能是研墨,砚要做到顺滑又发墨,砚石的质地必须既细腻润泽又微有芒锷,才有利于墨锭在砚堂中,加水研磨出绵密的墨汁。
一、砚台发墨原理
发墨,是指墨中的碳颗粒与水分子融合的细腻程度,下墨讲求快慢,而发墨讲求粗细,对砚石密度有一定要求~
将砚的砚面分为四类:密度<0.6为疏锋型,0.6<密度<1为中锋型,1<密度<1.5为密锋型,密度>1.5为高密锋型。
中锋和密锋型刃的砚锋间距在1微米左右,切割墨体所得到的墨粒为微米级,呈似胶状,即“发墨如油”;
用高密锋型刃得到的墨粒更细,但切割速度变慢,即“滑感”;
用疏锋型刃所得的墨粒较粗,多在微米级以上,即“粒感”。
由上可知,砚的发墨效果决定于砚面的矿物组成、砚锋形态和砚锋密度。发墨好的砚台可以做到墨汁如油,生光发艳,随笔流转,层次微妙,如果是作画用砚更应追求【发墨】。
二、砚台的石质
质地是物体的性质或结构的表观特征,好的砚石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石质密、润、滑细,无粗糙感。这就要求砚石的结构要致密,组成砚石的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的颗粒均要细小。
所以,古今砚材,多选绿泥石板岩、绿泥石千枚岩和含少量泥质的石灰岩,板岩和千枚岩类砚石中的主要矿物有绿泥石、绢云母、石英、长石、微品方解石等。矿物粒度极细,多在0.01毫水以下,其中90%以上的矿物排列致密有序,孔隙度极小,形成砚石贮水不涸。泥晶灰岩主要组成是泥晶方解石,并有10%左右的亮晶方解石,故形成的岩石致密,加工成的砚台腻而不滑。另外,泥质与硅质并存的沉积类岩石经浅变质作用后,会使砚石的质地更加坚实致密、刚柔相济,并使其莹润嫩滑、易于发墨。
三、砚台发墨条件
砚石应具有韧性,当墨锭作用于砚堂面研磨时,墨锭与砚堂面紧密接触,墨锭好像被一股魔力黏滞于砚堂面,使石砚具有“磨而不滑”的效果。有这种感觉的砚石一般要求~
1.约80%以上的矿物颗粒均需在0.01毫米左右(矿物颗粒太细腻会导致砚石无芒锷,拒墨);
2.主要矿物的解理面需排列整齐有序,形成特殊的显微芒锷,使研磨腻而不滑、下墨效果好;
3.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的分布要十分均勻,否则有碍于研磨,有些石筋、石线往往是由矿物组合发生变化引起的,其硬度往往比砚石的基质高,影响砚台的发墨。
——————
关于什么是下墨和发墨,大家还可以参考启明之前发布的这个文章《关于砚台磨墨:下墨和发墨是什么意思》
— 了 —
上 | 淘宝 搜 | 启明文房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研墨的正确方法(砚台磨墨究竟是怎样出墨汁的这是我见过的最科学的解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