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翻手机就炸”——5月14日,微信iOS 8.0.49灰度测试“一键隐形好友”冲上热搜,网友实测可把指定联系人从通讯录里“抹掉”,但聊天记录照样秒回。
官方没公告,客服一句“小范围实验”就打发。
说白了:技术又跑在信任前面,给想留后路的人递了刀。
这回的开关藏得深,路径:设置-隐私-朋友权限-“隐藏的朋友”,点进去像指纹支付那样扫脸,才能把某人拖进“暗室”。
被藏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被折叠,头像不会搜到,消息也不浮窗,红包转账却照收。
最骚的是,关闭隐藏后,对方依旧无提示,痕迹清零。
有人连夜把前任、暧昧对象、游戏CP全塞进去,戏称“电子骨灰堂”。
评论区两极:一方觉得“终于能喘口气”,另一方直接贴标签“出轨外挂”。
情感博主@小寒放数据:去年接的两千起分手咨询里,七成翻手机发现“不该看的”。
技术只是放大器,心里有鬼,没这个功能也能删记录;心够定,给伴侣递手机也不慌。
但现实是,大多数人卡在中间,想留隐私又不敢开口要,只能指望系统帮忙打掩护。
别急着骂微信,需求是它亲爹。
朋友圈三天可见、消息撤回、锁屏不显示详情,哪次不是先被用户“催更”?
熟人社交越来越像职场,分组可见等于穿帮,干脆一键隐身最干净。
可惜亲密关系不是APP,隐藏按钮按下去,猜疑的种子也种下去。
哪天对方借你手机点外卖,后台多出一个空白头像,怎么解释都像是补漏洞。
技术大佬提醒:灰度测试随时下线,别急着把把柄交给云备份。
真想保密,手机系统双开+应用锁更稳;真想走下去,把“想看手机”当成日常沟通而不是突击审讯,比任何隐藏功能都管用。
毕竟,微信能帮你藏人,藏不住心跳。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手机微信咋的才能空格名字(原来微信隐藏好友这么简单)》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