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怎么陷害侯亮平的(听说他要提拔了)

高育良怎么陷害侯亮平的(听说他要提拔了)

赧若云 2025-10-22 科技 6 次浏览 0个评论

“听说他要提拔了,我当时就是一心想举报,直到组织不用他……”这是昨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文章中的一句自白。

听说他要提拔了,我就想举报,直到组织不用他……

因与长乐边防大队副大队长林某曾在工作上产生隔阂,福建省长乐市江田镇党委委员林良春在上级考核提拔林某时,诬告其存在向村居和企业强行摊派、收取赞助费以及行贿等问题,意图使林某被组织调查,以达到阻止其提拔的目的。最终,林良春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干部被诬告在湖北也并不少见。党参君查阅后发现,十八大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在实事求是调查的基础上,为12347名受到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问题,通过当面告知、书面通知、大会宣布等形式,消除负面影响,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干事创业积极性。

现阶段,湖北正处于干部调整的密集期,警惕诬告这件事,也应是题中之意。

任前公示易受诬告

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找人诬陷侯亮平受贿,并将其紧急停职查办的情节,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这种诬告发生在日常工作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阻止侯亮平开展调查工作。而事实上,更多的诬告则发生在任前公示期间,这里面的“小九九”大家都懂。

干部被诬告,一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呢?任前公示尤其是提拔前的公示。

公示期本就特别。早在2015年6月,湖北公示三名优秀县委书记人选。公示前,对某县委书记进行了调查,多个渠道此前都没有一个举报。公示后,举报突然就多了。分析认为,在公示时举报,相关部门就会进行调查,旨在对公示的干部任职形成干扰或者中止。

事实也的确如此。官员公示后不仅有正常的举报,还可能引发诬告。湖北省纪委官网公布的多起案件也佐证了这一点。

2016年8月30日,黄冈市委赴红安县换届考察组发布“换届考察对象公示公告”次日,接到匿名举报电话,反映拟提拔副处级干部考察对象王辉军“违反组织纪律,在局大会上透露了自己要被提拔的消息,还突击刷黑未完工的公路来树政绩”。考察组迅速将举报件移交县纪委。县纪委调查组第一时间随机走访县交通局十余名干部职工,他们异口同声表示:举报内容不属实,相反,王辉军是一个干实事、敢担当的干部。

2016年9月,广水市纪委接到匿名举报,反映该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二中队队长金云洲“以权谋私,向企业违规乱收费”问题。广水市纪委迅速派出调查组展开调查,调查走访15人,15人均表示举报不属实。所涉企业也直言“金云洲没有违规收费”。

……

事实上,这种诬告目的明确,而且事后往往也无法查到举报人员。面对此种情况,保护好被诬告的干部就是关键。

在宜昌市中医院某科长提拔为院党组成员的过程中,纪检组接到反映其“问题”的举报。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决定暂缓对他的提拔。驻卫计委纪检组迅速调查核实,证明了举报不实,组织人事部门再次启动程序,该科长现已顺利提拔为党组成员。

迅速核查、再次启动,这些举措让诬告者的企图落了空。

诬告问题危害巨大

事实上,在反腐败推进的过程中,诬告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今年1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

日前,经中共沈阳市委批准,中共沈阳市纪委对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英华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此次通报中李英华涉及的问题包括违反组织纪律,为谋个人职务晋升诬告他人。

这是十八大以来,“诬告他人”这个表述首次出现在通报中。而之所以用到这个词,就是因为其性质十分恶劣。

通报指出,朱世民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因房屋拆迁没有实现个人不当利益,而对征迁工作组组长漳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原所征发泄私愤,甚至为达到使原所征受到处分的目的,杜撰、编造其贪腐情节的信访举报件,通过手机短信、网络、信件、上访等方式,甚至煽动、唆使不明真相人员参与其中,搞所谓的联名举报。

我们知道,反腐败的一大利器就是举报,特别是联名举报。而将这种手段用在正直担当的党员干部身上是相当恶劣的。一方面,这种诬告浪费了侦查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更是有将举报污名化的潜在可能。危害尤为巨大。

此外,还有部分诬告者为了打击报复、谋个人职务晋升等,更是“不择手段”地实施诬告。有的直接给省委书记写举报信;有的把举报信带到香港发到网上;还有的居然敢实名向中央纪委举报,3个月期间向有关部门邮寄举报信1000多封。

据北京日报爆料,疯狂写举报信的人就是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他认为只要一把手落马,自己这个副局长就可以尽快转正。为此,他让人四处搜罗一把手一些所谓“问题”。

张敬礼曾指使一公司法定代表人故意捏造一把手曾请托他人办事并给予他人财物的事实,向中央纪委等部门实名举报。他还故意捏造一把手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事实,并指使他人向中央纪委等部门及有关领导邮寄诬告信,3个月内寄信共计1300余封。

有学者指出,时至今日,诬告仍在某些地方存在,而且还搭上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快车,迅捷抵达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案头。特别是在组织部门公示提拔对象或组织换届选举的关键时刻,有些妒忌心、“红眼病”严重,或者私欲、官欲膨胀的人,为了报复他人、打击竞争对手,又害怕追究责任,往往把此作为整人的“法宝”,让匿名举报的诬告信满天飞。

诬告者或有牢狱之灾

当然,对于诬告问题,党和政府已在积极应对之中。现阶段,诬告他人,就算你说你写着玩的,也要承担后果。

2015年5月,时任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县长张宏志被公示拟任县委书记,当地就有人给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等高层写信举报他,称其为了当县委书记给临汾市委领导行贿。经过调查发现,该举报属于诬告,诬告者为临汾市原文物局局长常引根,他被“双开”并移送司法。

为什么诬告张宏志,常引根的解释让人意外:“写着玩的。”

事实上,党纪国法对于诬告者的处理办法十分清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

诬告陷害他人意在使他人受纪律追究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也规定: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中特别强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

所以无论如何,诬告者最终也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2009年10月21日,辽宁省阜新市委收到举报信,举报阜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参与吸毒、强奸、聚众淫乱等。经调查证明,举报事实不存在,举报人上官宏祥被刑事拘留,被取消人大代表资格。

2009年8月间,一条关于佛山市高明区区委书记马亮照受贿的网帖引起轰动。经调查,网帖内容由广东佛山高明区原副区长梁瑞强伙同梁伟雄、林建波编造发布,意图诬告陷害马亮照,三人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数年。

END

来源 | 综合 中国纪检监察报 湖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政知道 湖北日报网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高育良怎么陷害侯亮平的(听说他要提拔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