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口这个地方,有很多中学,它们都不太一样。有的学校在市里,有的在县里,还有的在县级市里。。。。。。有的学校建了很久很久,有的学校是后面才有的。学生们在这里上学,然后去高考,每年都有很多人考出去,去各种大学。这些学校,它们有自己的办法,教出来的学生也不一样。
有这么一所中学,在郸城县,叫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它在全国的县级中学里都有名气,算是河南教育的一个牌子。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因为它每年考上清华和北大的学生数量不少,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所以有人就说它是一个“县级中学的奇迹”。
每年有20到30个人能考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这个学校的一本上线率也挺高,超过了百分之九十。在市里,还有一所中学,叫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简称周口一高。这是一所老牌的学校,1959年就有了,也是河南省第一批定下来的示范性高中,算是一所百年名校吧?虽然还差几年……但历史也不短了。
它的一本上线率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五。
这所学校每年考上清华和北大的学生,虽然没有郸城一高那么多,但也不少。学校里头专门搞了一个叫“清北班”的东西,就是把学习好的学生集中起来。搞各种学科竞赛,它的成绩在周口市所有学校里是数得着的。
每年差不多有8到12个人能考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老学校的故事说到历史,周口市淮阳中学可就真的老了。它1903年就建校了,是真正的百年名校,也是省级的示范性高中。因为学校时间长,所以文化上的东西就多,积攒下来的校友资源也成了它的一个财富。这所学校,在文科教学上,有自己的一套,优势比较明显。
它的一本上线率也不低,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和淮阳中学比起来,周口一高虽然也算老校,但建校时间是1959年,晚了几十年。两所学校都是当地有影响力的老牌学校,各有各的故事和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和培养学生的方向。
不一样的路子除了这些,还有些学校走了不一样的路。比如周口市第三高级中学,它的特点就放在了艺术和体育教育上。来这里的学生,很多是想走艺术或者体育这条路的。这所学校在培养艺术生方面,本科上线率在全市都是很靠前的,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考到那些有名的艺术类大学里去。
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也算是一个县级市的重点中学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它的艺术教育也搞得挺好,比较明显。它虽然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没法和郸城一高比,但是考上985这些名校的学生,每年还是有那么几个的。
每年有3到5个学生能考到985名校。
在周口,还有一所民办的学校,叫周口市恒大中学。作为民办学校,它的硬件设施很好,楼啊、设备啊都是一流的。它搞的是小班教学,一个班的人不多,老师能照顾到更多学生。管理上也很严格,抓得比较紧。
它的一本上线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这些学校的路子,和那些只拼高考分数的学校比起来,算是给了学生和家长另外的选择。有的拼特长,有的拼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管理,路子不一样,但目标都是让学生有个好出路。
说到管理,扶沟县高级中学就很有名。它是一个县级重点中学,管理制度十分严格,听说效果不错。这个学校最出名的一个说法,就是“低进高出”,意思是一些学生入学的时候成绩一般,但经过几年的学习,毕业时高考成绩能提高很多。商水县第一高级中学也是这样,在“低进高出”这方面做得很好。
商水县第一高级中学还是一个区域的重点中学,它在培养农村学生这方面,效果也很好。很多农村来的孩子,在这里得到了不错的培养和提升。这些学校,就是靠着严格的管理和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让很多普通学生有了考上好大学的机会。
太康县人口多,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就是这个人口大县的龙头中学。它的办学规模很大,学生非常多。虽然规模大,但它的教学质量一直很稳,每年考上一本的人数,在周口市的县级中学里是排在前面的。它不像有些学校成绩起伏那么大,就是一个字,稳。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也是一所县里的名校。它的情况和太康一高有点像,成绩也是在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提升,一本上线率每年都在涨。这所学校有一个亮点,就是它的理科实验班,表现得很突出,从这个班里出来了不少理科成绩好的学生。这几所县里的中学,虽然名气可能没有郸城一高那么响亮,但它们都是各自县里的顶梁柱,为当地培养了很多人才,也是很多本地学生上高中的首选。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周口最厉害的三所高中(周口市最好的10所高级中学)》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