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采问名纳吉……啥?古代娶媳妇要过九道关!比考清华还难?一纸婚书定生死,聘礼清单吓哭现代人:黄金200两+活猪3头+丫鬟1名!》
他提亲那天,带着鸡、雁、酒、布、猪、金、红帖——不是来求婚的,是来闯关的!媒婆一看,摇头:> “缺一只大白鹅?回去吧!”你没听错!在古代,想娶个媳妇,光有钱不行,光有情也不行,必须通关——三媒六礼,九死一生!今天,墨叔就带你沉浸式体验:一场古代婚礼的“地狱难度”全流程从第一只活雁开始,到洞房前夜差点被退婚……你以为是浪漫?不,这是封建时代的婚姻KPI考核!
一、三媒是谁?真不是三个大妈!先破个谣:“三媒”不是请仨老太太喝喜酒!而是三大法定婚姻中介—— 纳采媒:负责牵线搭桥,说“你们家姑娘配我家儿”问名媒:去查八字、问生辰,搞“背景调查” 通婚媒:主持交换婚书、协调聘礼,相当于项目经理这三人,必须持证上岗(清代需官府备案),收钱办事,但若骗婚,轻则杖八十,重则充军三千里!山东某县志记载:一媒婆谎称女方“知书达理”,婚后发现是“河东狮吼”,男方告上衙门,她被判:“掌嘴二百,三年不得说媒。”所以古人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其实是怕被打烂嘴!
二、六礼=古代结婚SOP,少一步都算“野鸳鸯”《仪礼·士昏礼》规定:结婚必须走完六步流程,简称“六礼”。咱们挨个拆解,看看古人有多卷!
第一步:纳采——带只雁,才有资格开口你想提亲?先准备一只活雁!为啥是雁?儒家解释高大上:“雁飞成行,夫唱妇随,忠贞不二。”实际原因很现实:雁不会离婚(古人以为)雁南来北往,象征守信而且——不好抓,显得诚意足!福建有个笑话:小伙连追三只雁,摔进粪坑,终于逮住一只,结果女方家说:> “羽毛乱了,不吉,重换!”后来实在抓不到,改用木雕雁代替,成了“礼到人未至”的经典操作。
第二步:问名——查户口+测八字媒人拿着男方生辰去“问名”,女方家长得如实交代:-女儿几岁(不能超15岁,否则算“老姑娘”)-有无恶疾(癫痫、麻风必报)- 是否破身(部分地区要验红)然后双方请算命先生合八字。若冲克严重,哪怕两情相悦,也得——“此缘难续,各自珍重。”山西一对恋人私定终身,合婚时发现“女属虎,男属猴”,判为“白虎扑猴,家宅不宁”,最终男子另娶,女子投井。所以说:古代爱情,死于玄学。
第三步:纳吉——订婚=发朋友圈官宣八字合了,男方杀鸡取血,写“吉书”: “天意允谐,婚约成立。”然后再次派媒人送去女方家,当面宣读,相当于现代“朋友圈官宣”。此时婚约已具法律效力,若男方反悔?赔双倍聘礼!若女方悔婚?全家列入“黑名单”,女儿永不准嫁良人!江苏曾有案:富商悔婚,女方父亲告到巡抚衙门,判决:“罚银五百两,外加青瓷花瓶一对,> 以慰女心。”好家伙,连精神损失都明码标价!
第四步:纳征——彩礼大战,正式开撕!来了!全剧最烧钱环节——下聘礼!这不叫“给彩礼”,叫“实力展示大会”。明代《大明律》虽规定: “庶人聘财不得超过银五两”但民间根本不管,越富贵,越攀比。一份典型清代北方聘礼清单曝光:黄金200两(约今60万人民币)白银800两(约240万) 锦缎十二匹、棉布二十匹 活猪三头、羊两只、酒百坛丫鬟一名、轿夫四人(含三个月工资)还有一张纸条:“新娘若陪嫁田产五十亩,上述减半。”翻译:“你家要是带地来,我这边可以打折。”更离谱的是江南地区,流行“十里红妆”:男方聘礼要铺满十华里,抬盒队伍从城东走到城西,万人围观,堪比春晚直播。你说结得起婚吗?难怪清代民谣唱: “一婚穷十年, 纳征如割肉。”
第五步:请期——挑日子,比选股票还复杂婚期不能随便定!得由阴阳师掐指一算:- 忌父母生日-忌祖先忌日- 忌雷雨天- 忌“白虎当道”“火星入命”最好选“天德合月、龙凤呈祥、贵人扶持”之日。可问题来了——全年符合标准的日子,往往就那么两三天!于是出现“抢黄道”奇观:几十家同时办婚,鼓乐声震天,迎亲队伍在街上撞个满怀,还得拱手道歉: “亲家,借过!我媳妇等着拜堂呢!”更有甚者,因择日争执,两家打起来,婚没结成,先结了仇。
第六步:亲迎——新郎闯关,洞房前夜最危险!终于到了“接新娘”环节,你以为轻松了?错!这才是终极考验!新郎必须: 穿吉服、骑马、带鼓乐队过“拦门酒”:女方亲友堵门,连灌十八碗 解“谜题阵”:对对联、背诗、讲荤段子(助兴用)防“抢亲计”:隔壁村恶少专等半路劫花轿,索要赎金山东有记录:一新郎被灌倒,由伴郎代骑马,结果走错路,把新娘接到仇人家门口……差点拜堂拜成冤家!而新娘那边更惨:要哭三日,称“哭嫁”,哭得越伤心,越显孝顺。有人嗓子哭哑,还要含冰继续嚎,只为一句夸:“这闺女,懂规矩!”---
三、没走完六礼?对不起,你结了个“假婚”!你以为拜了堂就算数?错!清代法律规定:>缺任一礼,婚姻无效!后果有多严重? 子女算“私生子”,无继承权 女方可随时反悔退婚男方若强占,按“强奸罪”论处康熙年间,江苏一男子未走“纳征”,直接抢亲成婚,三年后妻子携子改嫁,他告上衙门,判决:“婚约未成,尔行为实为掳掠,判杖六十,示众三日。”所以古人说:“礼不到,人不笑;礼一缺,婚即灭。”
四、也有例外?当然!只要你是皇帝或穷人别以为所有人都玩得起这套流程。真相是——皇帝:简化为“一道圣旨” “朕看中某女,即刻送入宫中。”礼?等她进宫再补?穷人:发展出“搭伙婚”两户光棍家庭,儿子换女儿结婚,俗称“换亲”,连媒人都省了。更有“典妻”现象:穷汉付几两银子,租别人老婆生孩子,到期归还,比养媳妇便宜多了……所以说:三媒六礼,听着庄严,实则是富人的游戏,穷人的枷锁。
结语:那些繁琐的仪式,都是为了“锁住女人”今天我们看“三媒六礼”,觉得仪式感满满,像古风大片。可你想想:为什么每一步都要“男方主导”?为什么聘礼越重越好?为什么女子必须“哭嫁”?答案只有一个:用礼仪包装控制,用程序完成驯化。它告诉你: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 是两个家族的交易; 新娘不是来当妻子的, 是来“履约交付”的。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和这些影子搏斗——天价彩礼、婚礼攀比、性别歧视……所以啊,下次你看到“纳征”“问名”这些词,别光觉得复古美,要想一想:我们真的走那个“礼大于爱”的时代了吗?
如果你结婚,愿意走完整“三媒六礼”吗?A.愿意!传统就得传承B.太麻烦,简单领证就行C. 只走纳征,其他免谈(重点在彩礼)D. 我直接私奔,礼法见鬼去吧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古代野史 #三媒六礼 #古代婚礼 #那个“礼大于爱”的时代了吗?
如果你结婚,愿意走完整“三媒六礼”吗?A.愿意!传统就得传承B.太麻烦,简单领证就行C. 只走纳征,其他免谈(重点在彩礼)D. 我直接私奔,礼法见鬼去吧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古代野史 #三媒六礼 #古代婚礼 #纳采问名日头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古代结婚叫什么(古代结婚纳采问名纳吉取媳妇要过九道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