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燠的结构(行香子·燠燥乾坤赏析)

常燠的结构(行香子·燠燥乾坤赏析)

双岑 2025-09-25 智能 2 次浏览 0个评论

  行香子·燠燥乾坤·中华新韵

常燠的结构(行香子·燠燥乾坤赏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释弘农

  燠燥乾坤,云气初萌。忽玄阴自北兴风。

  天光黯澹,电闪雷鸣。似翻天地,千林俯,日光朦。

  飞湍射矢,烟迷远岫。任街衢锁涧溪生。

  泽洪阡陌。激荡浊泠。看云驱开,残滴落,复蝉声。

…………………

  《行香子·燠燥乾坤》这首词以夏日暴雨为主题,通过极富张力的意象组合和动态描写,展现自然之力的磅礴与轮回。以下从意境、手法、情感三方面赏析:

  一、意象经营:层层递进,暗合天道

  1.燠燥起笔

  “燠燥乾坤”四字立基,以触觉与体感开篇,酷热如蒸的天地瞬间拉满张力,为后文暴雨作势,符合古典诗词“蓄势-爆发”的节奏传统。

  2.风云突变

  “玄阴自北兴风”暗合《易经》“坎为水,位北方”之意象,阴云自北席卷,携自然威压,与“电闪雷鸣”构成视听交响,似天地翻覆。

  3.雨瀑奇观

  “飞湍射矢”以箭矢喻雨瀑,凌厉急骤;“街衢锁涧溪生”则将城市街巷化为山野涧溪,平凡物象顿时瑰奇,堪比东坡“黑云翻墨未遮山”之幻化。

  4.雨霁蝉归

  ​结尾“复蝉声”三字最妙——暴雨涤荡后蝉声重鸣,既呼应起句“燠燥”,又暗藏生生不息的天道循环,如王维“空山新雨后”般以声写静,余韵悠长。

  二、手法解析:虚实相生,词脉跌宕

  1.比喻奇崛

  “似翻天地”以虚写实,将雷雨喻为天地倾覆;“飞湍射矢”化柔为刚,雨线如箭矢破空,兼具力度与美感。

  2.时空交织

  ​上阕写天象骤变(云起、风涌、雷至),下阕转地面水文(街衢成溪、阡陌泽国),最终收于云端初开、蝉声再起,空间由天及地再回归天,时间从雨前至雨中终至雨后,结构圆融如环。

  3.动词炼字

  ​“锁”字写积水困街,静态中见滞重;“驱”字拟云散之态,动态中显豁然;“复”字点生命轮回,平淡中藏哲思,足见炼字功力。

  三、情感内核:自然礼赞,人间超然

  全词未直抒胸臆,却通过极端天气的描摹,传递出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对生命韧性的礼赞。

  暴烈与宁静的辩证:雷暴如天地翻覆,却终归于蝉声清越,暗喻人世劫波后必有清明,与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异曲同工。

  人间世的隐喻:“街衢锁涧溪生”亦可读作对世事无常的象征——平凡忽转险阻,然激荡终将沉淀,体现中华文化“否极泰来”的宇宙观。

  结语:新韵古魂,气象峥嵘

  此词以中华新韵填古调,既承宋词气象(如辛弃疾《行香子》之奔放),又融现代语感(如“燠燥”直白却传神)。全篇如一幅泼墨山水,浓淡干湿间尽显自然之狂飙与静谧,字底深处蛰伏着对天道的叩问与对人间恒常的信念。

林妖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常燠的结构(行香子·燠燥乾坤赏析)》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