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抗肿瘤制剂,其成分包括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的功效。以下是针对胃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的具体分析:

1,细胞毒性作用
- 斑蝥素(主要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DNA合成与有丝分裂;干扰拓扑异构酶活性,阻断癌细胞增殖信号通路。
- 人参皂苷Rg3/Rh2: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MDR),增强化疗敏感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减少新生血管生成。
2. 免疫调节
- 黄芪多糖激活树突状细胞呈递抗原能力,促进CD8⁺ T细胞杀伤功能;
- 刺五加提取物提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形成“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双通路抗瘤效应。
3. 抗炎微环境重塑
降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比例,减少IL-6、TNF-α等促癌炎症因子释放。
适用于“热毒瘀结型”患者(症见肿块固定刺痛、口干舌燥、舌紫暗或有瘀斑),对气阴两虚兼血瘀者需配伍扶正类药物。

5, 胃癌
▪️ 优势场景:进展期或转移性病例,尤其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
▪️ 机制亮点:
- 直接杀伤SGC-7901等胃癌细胞株(IC50约8μg/mL);
- 联合奥沙利铂可下调COX-2表达,减轻化疗相关性黏膜炎发生率;
- 改善术后吻合口愈合质量(动物实验显示肉芽组织中PCNA阳性率提高)。
局限性:Borrmann IV型弥漫浸润型疗效较差。
6,非小细胞肺癌(NSCLC)
▪️ 优选人群:EGFR野生型、PD-L1低表达且不接受免疫治疗者。
▪️ 循证支持:
- II期临床试验显示与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联用,客观缓解率(ORR)提升至42.3% vs 单化疗组29.7%;
- 对鳞癌组织中p16缺失者的疗效更显著(因依赖Rb通路调控)。
中央型肺癌慎用(可能加重气道狭窄风险)。
7,结直肠癌
▪️ 分子标志物指导:MSI-H/dMMR型患者获益更明显(错配修复缺陷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易受中药成分干扰)。
▪️ 特殊价值:
- 逆转5-FU耐药性(通过下调胸苷酸合酶ThyA基因表达);
- 缓解伊立替康引起的迟发性腹泻(抑制肠道杯状细胞过度分泌黏液)。
正在探索其作为维持治疗替代贝伐珠单抗的可能性。

具体用药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绝对禁忌症
严重心肾功能不全(CrCl<30mL/min);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对斑蝥过敏史者(曾发生过敏性休克个案报道)。
2,监测要点
| 指标 | 频率 | 干预阈值 | 处理措施 |
| 血常规(PLT/WBC) | 每周×2次 | PLT<80×10⁹/L | 暂停用药+IL-11皮下注射 |
| 肝肾功能(ALT/AST)| 每周期前 | ALT>正常值3倍 | 减量50%或交叉应用保肝药物 |
| 凝血功能(PT/APTT)| 术前评估 | INR>1.5 | 补充维生素K₁ |
3,合并用药 | 风险类型 | 解决方案 |
| 华法林 | 出血风险↑ | INR监测间隔缩短至3天 |
| CYP3A4底物药物 | 代谢竞争 | 剂量调整幅度±20% |
| PPI抑酸剂 | 吸收减少 | 间隔给药时间≥2小时 |

4,老年患者(≥75岁):起始剂量减至常规量的2/3,采用“爬坡式”增量策略;
ECOG PS评分≥2分者:优先选择单药维持而非联合方案;
基因检测建议:UGT1A1*28纯合突变者需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防肝炎爆发。
5,前沿研究方向
目前多项真实世界研究正,在探索:
液体活检动态监测:循环肿瘤DNA(ctDNA)水平变化预测疗效;
纳米载体改造:脂质体包裹斑蝥素以提高肿瘤靶向性;
时辰药理学应用:依据昼夜节律调整给药时间以优化药效/毒性比。
6,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推荐单独使用;基于ngs测序结果和药敏试验优化方案;

7,全程管理毒性:建立标准化不良事件上报系统(CTCAE v5.0标准);采用PERCIST标准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艾迪注射液是什么药艾迪注射液说明书(艾迪注射液治疗胃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