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全诗译文(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全诗译文(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

飞轶 2025-09-27 手机 1 次浏览 0个评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多少男女一声“离别”,便是天涯陌路。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望不尽的天涯路,诉不尽的爱恨离愁,这牵扯一生的爱,何时才是尽头?

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足以媲美李商隐无题,却很少人读过

也许就像清代黄景仁所言“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即使等待的尽头是一片虚无,也无怨无悔。

这两句是出自他的《绮怀·其十五》,全文如下: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说到古代的情诗,很多人都会想起李商隐的《无题》组诗,哀婉缠绵,千年来打动了无数人。

后世很多文人也曾模仿,却都不得其法。

模仿最成功的当属黄景仁了,他在和表妹分别后,写下组诗《绮怀》,虽是因袭之作,却也成了千古绝唱。

而《绮怀·其十五》便是最凄美的一首诗,足以媲美李商隐无题,却很少人读过。

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足以媲美李商隐无题,却很少人读过

黄景仁是清朝著名的诗人,大概活动于乾隆年间。

他幼年丧父,一生穷困潦倒,“百无一用是书生”便是出自他的笔下。

他曾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妹,两人曾花前月下,许下相守的誓言。

可惜再浪漫的爱情也抵不过现实,最后两人还是生生离别了。

表妹另嫁他人,而他在等不到表妹后,也另娶他人。

关于两人的爱情悲剧,后世有很多猜测,有人说表妹是被权贵买入府中做妾,也有人说是因为姑母一家嫌弃他贫穷而将表妹另许他人。

总之一对相爱的人就这样被迫分离了。

黄景仁常常想起这段爱而不得的初恋,于是便有了这首清代最凄美的情诗,句句令人落泪。

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足以媲美李商隐无题,却很少人读过

诗歌首联从花下吹箫写起。

自从表妹离开后,他曾多次独自坐在花下,静静地吹着洞箫,只有清风明月与之相伴。

望着天空,他又想起了表妹,伊人深锁红墙,看似近在咫尺,却像银河一样,可望不可即。

“银汉红墙”最初出自李商隐的《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这样相思相望不相亲的伤感,引起了千古共鸣。

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足以媲美李商隐无题,却很少人读过

接着的颔联是最为人所称道的一联,脱胎于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天上的星辰闪烁着光芒,撒下漫天的光辉,可是这样美好的夜他却无心欣赏。

夜凉如水,他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晚。

为什么他会说“星辰非昨夜”呢?

因为当年的星辰是他和表妹花下吹箫的见证,可是今夜的星辰,陪伴着他这孤独的伤心人。

其实星辰依旧,只是诗人的心态已迥然不同。

对于诗人来说,夜色再美,若无心爱的人相伴,那么也是枉然。

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足以媲美李商隐无题,却很少人读过

接下来的颈联极写诗人心中缠绵不尽的相思。

他的情思就像抽丝的蚕茧,他的心就像被剥去外皮的芭蕉。

李商隐曾言“春蚕到死丝方尽”,绵绵的情思,至死方休,而黄景仁这里也是如此。

即使他的心中明白,他和表妹之间再无可能,但是他的思念却无法断绝。

他只活了35年,大概也跟这刻骨的相思有关吧。

而“芭蕉”也是愁苦的意象,“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足以媲美李商隐无题,却很少人读过

最后的尾联照应首联,写的是他对往昔的回忆,抚今追昔,深深的忧愁难以言表。

他想起十五岁那年的月圆之夜的情景,他想忘却忘不掉,手中的酒已经无法消除他心中无尽的愁恨了。

那年的月圆之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也许就是开头所言的“花下吹箫”。

当年的记忆有多美好,如今想起就有多悲伤。

他想借酒消愁,结果是愁更愁。

诗歌到此结束,可是诗人的愁思却是绵绵不尽,令人落泪。

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足以媲美李商隐无题,却很少人读过

一曲离歌两行泪,一杯浊酒断了人肠。

红尘滚滚,来来往往,擦肩而过。

多少痴情男女,等白了头,等碎了心,等到了海枯石烂,等到了天荒地老,却等不到那一生的情爱。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全诗译文(清代最唯美的一首情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