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生死离别,是人类永恒的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将对逝去亲友的思念,化作笔下的千行文字。这些诗词,或悲怆、或温婉、或深沉,跨越千年时光,依旧能戳中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品读这10首经典悼亡之作,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深情。
1.《哭宣城善酿纪叟》——李白(唐)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李白的悼亡诗,自带一股浪漫洒脱的气质,却在字里行间藏着细腻的感伤。他想起那位擅长酿酒的纪叟,竟忍不住猜想:老人家到了黄泉之下,大概还会酿着那香醇的“老春”酒吧?可阴间没有破晓的太阳,这美酒又能卖给谁呢?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只用一句看似诙谐的疑问,便将对友人的惦念与不舍道尽,让读者在会心一笑后,心头泛起阵阵酸楚。
2.《离思五首·其四》——元稹(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短短二十八字,却成了千古绝唱。他以“沧海之水”“巫山之云”作喻,将妻子的美好推向极致——见过沧海的壮阔,别处的水便算不得波澜;看过巫山的云雾,世间的云都成了寻常。即便身处繁花之中,他也懒得回头,一半是因修道清心,另一半,全是因心中装着亡妻,再也容不下旁人。这份专一与深情,如山海般厚重,震撼人心。
3.《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唐)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比起《离思》的浪漫,这首诗更显质朴真切。元稹与韦丛曾共历贫贱,当年玩笑般说起“死后之事”,如今竟一一成真。妻子的衣裳渐渐送完,可她留下的针线筐,他却始终不忍打开;因念及旧情,对家中婢仆也多了几分怜惜,甚至在梦中,还想着给阴间的妻子送些钱财。最后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道尽了共患难夫妻的深情——不是富贵时的锦上添花,而是贫苦中相依相伴的温暖,这份遗憾与思念,格外戳中人心。
4.《梦微之》——白居易(唐)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与元稹的“元白之交”,是唐诗里的一段佳话。元稹去世八年后,白居易在梦中与挚友携手同游,醒来时泪水早已湿透衣巾。“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堪称千古悲句——你在黄泉之下,尸骨早已与泥土相融;我在人间苟活,头发已如雪般苍白。阴阳两隔,生死殊途,连挚友的家人也相继离世,这份孤独与思念,字字泣血,读来令人心碎。
5.《为薛台悼亡》——白居易(唐)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这是白居易为友人薛台悼念亡妻所作,没有华丽辞藻,却以平实的场景动人。半死的梧桐、老病的身躯,一想到友人在九泉之下的孤独,便忍不住伤神。最戳心的是结尾:夜晚牵着孩子回到家中,清冷的月光洒满空房,却再也见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寥寥数语,将失去亲人后的孤寂与失落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每个经历过分别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6.《别房太尉墓》——杜甫(唐)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路过房太尉的孤坟时,特意驻马凭吊。泪水落下,浸湿了坟前的泥土,连低空的云彩都像是断了线般,透着哀伤。他想起与房太尉对弈的过往,如同当年季札挂剑报徐君之愿,如今友人已逝,这份情谊只能深埋心底。最后以“林花落”“莺啼”作结,春光正好,却只剩他独自送别,哀婉的景致与内心的悲痛交织,尽显对友人的敬重与思念。
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为亡妻王弗所作,堪称宋代悼亡词的巅峰。十年阴阳相隔,即便刻意不去思念,那份深情也从未消散。他想象着千里之外的孤坟,自己满心的凄凉却无处诉说;即便梦中重逢,自己早已尘满面、鬓如霜,妻子恐怕也认不出了。可梦境终究温暖——小轩窗前,她还在梳妆,两人相顾无言,唯有泪水纵横。醒来后,又想到每年明月照耀下的短松冈,便是自己肠断之地。这份跨越生死的思念,真挚得令人窒息。
8.《沈园二首》——陆游(宋)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因沈园而流传千古。四十年后,陆游重游沈园,斜阳残照,画角声哀,曾经的池台早已不是旧时模样。可桥下的春水依旧碧绿,他仿佛还能看到唐婉当年如“惊鸿”般的身影。岁月流逝,柳树已老得不再飘絮,自己也即将化为稽山的尘土,可每次来凭吊旧迹,依旧忍不住落泪。这份跨越半生的眷恋,藏在沈园的一草一木中,哀婉动人,让人心疼。
9.《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贺铸(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重过与妻子共同生活过的阊门,触景生情,发出“同来何事不同归”的悲叹。“梧桐半死”“鸳鸯失伴”,将自己失去妻子后的孤独与凄凉比作半死的梧桐、失伴的鸳鸯,形象又悲怆。原上的草露刚刚晒干,旧居与新坟相互依偎,更添伤感。最动人的是结尾:雨夜独卧空床,再也没有人会为他挑灯夜补衣。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成了最珍贵的回忆,也成了最刺骨的思念。
10.《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向来以“哀感顽艳”著称。西风萧瑟,黄叶飘零,他独自伫立在残阳下,思念着亡妻。曾经的日常场景涌上心头:春日醉酒,怕惊扰她的酣眠;赌书取乐,泼茶欢笑,那时只觉得这些都是寻常小事。可如今,这些“寻常”却成了再也无法复刻的珍贵回忆。“当时只道是寻常”,短短七字,道尽了失去后的遗憾与怅惘,让每个读者都想起自己生命中那些“回不去的寻常”。
这些诗词,是古人用真情写就的思念。从李白、元稹,到苏轼、陆游,再到纳兰性德,他们将对亲友的牵挂,化作了穿越千年的文字。当我们在深夜思念逝去的人时,或许能从这些诗词中找到共鸣——原来,这份刻骨铭心的思念,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无数人深深共情。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怎么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思念(穿越千年的思念10首悼亡诗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