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社会实践来看,也可以发现人天生是具有善良的本能的例如,在一些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灾难中,人们总是会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行为表明,人们天生是具有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本能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启示 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首先,这种观点告诉我们,人天生是。
与性本善相对的是性本恶是由荀子提出的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
“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论断最为著名的提出者是孟子虽然他未曾直接说出这句话,但他的思想中已经包含了这一理念以下是一些例证1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滕文公上2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3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
人之初,性本善是孔子的观点,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而人之初,性本善却出自王应麟的三字经,原文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释义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性本善是一个字词出自水信无分于东西中孔子的言论,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人之初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孟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主张人性中天生就具有善良仁爱的本质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会表现出恶的行为,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使得人性中的善被蒙蔽或扭曲他强调通过教化来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荀子。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人说的》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