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扶贫办电话是多少(天降国家扶贫款小心有诈)

县扶贫办电话是多少(天降国家扶贫款小心有诈)

长孙涵涤 2025-10-17 系统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天降国家扶贫款”?小心有诈!

天降“国家扶贫款”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只要按要求操作

300万扶贫款立马到账

“天降国家扶贫款”?小心有诈!

注意

碰到这种“好事”

千万不要相信

一旦照做

你的存款将“瞬间被清空”

近日

市民薛阿姨接到陌生来电

对方自称是“国家扶贫办”工作人员

称其符合领取扶贫款条件

让其点击链接下载“筑梦未来”APP

注册登录后

自称“扶贫办主任”的人与其联系

以线上“审查银行账户流水

是否符合领取扶贫款资格”为由

要求其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

之后

对方称其账户余额较大

无法发放扶贫款

要求其取现进行线下交易

以便顺利发放扶贫款

其信以为真

线下取现60万元

并到指定地点将钱交给一陌生男子

后怀疑被骗

遂报警

此类诈骗,受害群体,一般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主要套路,就是一般受害人会在网上或线下收到快递文件,上面会有专项扶贫资金领取一类的通知,并且上面也会有国家财政部门或者是乡村振兴局的公章,以此来增加可信度。

“天降国家扶贫款”?小心有诈!

随后诈骗分子会通过网址链接,诱使当事人进入群聊,在群聊当中,会有人不断转发自己已经收到了扶贫款或者补贴的信息。当事人看到这些消息后,就会进一步放松警惕。

“天降国家扶贫款”?小心有诈!

受害人因此会跟着客服进行操作,这时 候客服会指导受害人或者向受害人 索要个人身份信息,包括手机号,银行卡号,并称需要进行身份的核验才能够进行领取 ,套取来的这些个人信息,将为后续实施更严重的诈骗或其他不法活动创造条件。

“天降国家扶贫款”?小心有诈!

一、冒充权威:冒充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利用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作为伪装。

二、 利益诱惑:

以“免费领取补贴、扶贫款”为诱饵,利用了人们“趋利”的心理,让受害者产生“不拿白不拿”的错觉,降低警惕性。

三、心理操控:

制造紧张感(资格审查)、权威感(主任指导)、紧迫感(要求尽快办理),逐步摧毁受害者的心理防线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技术隔离:

使用假冒APP,所有操作都在APP内进行,避免受害者通过浏览器搜索核实真假官网的可能,也避开了微信、支付宝等有反诈提醒的常用平台。

五、流程颠覆:

最终引导至“取现”、“线下交易”这一反常规、反常识的操作,这是识别几乎所有诈骗的“终极红灯信号”。

“天降国家扶贫款”?小心有诈!

兰州反诈中心提示

1.核实身份,绝不轻信:凡接到“国家机构”来电,要求转账或提供隐私信息,立即挂断并拨打官方热线核实(如扶贫办电话12317)。记住:真机构不会索要银行卡或现金!

2.警惕陌生APP和链接:不下载不明应用(如“筑梦未来”),只在正规应用商店安装软件。遇到要求注册登录的,先查证APP真伪(可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扫描检测)。

3.保护个人信息:身份证、银行卡号、验证码是“生命线”,绝不透露。银行流水审查应由本人到柜台办理,线上索要一律是骗局。

4.现金交易是红灯:任何要求取现、线下交钱的行为,都是诈骗标志。立即报警!薛阿姨若在取现时咨询银行职员,或能避免损失。

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来源:兰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县扶贫办电话是多少(天降国家扶贫款小心有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