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分几个档次?不是越高越划算,这3个选择技巧要记牢
不少人交社保时都纠结:缴费档次到底选哪个好?选60%的最低档,怕退休领太少;选300%的最高档,又担心现在压力太大。其实社保缴费档次不是随便选的,不同档次对应不同的缴费金额和退休待遇,而且“不是越高越划算”,得结合自己的情况挑。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社保缴费档次的门道,帮你选对不踩坑。
首先得明确:社保缴费档次是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划分的,不管是职工社保还是灵活就业社保,核心都是“比例档”。目前国家规定的档次范围是60%-300%,但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比如有的地方只设60%、80%、100%、150%、200%、300%这6个档,有的地方会再加个120%、250%,不过最常用的还是60%、100%、300%这三个关键档。
举个例子,假设你所在城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6000元:
- 选60%档,每月缴费基数就是6000×60%=3600元;
- 选100%档,缴费基数就是6000×100%=6000元;
- 选300%档,缴费基数就是6000×300%=18000元。
缴费基数直接决定每月交多少钱:职工社保个人交8%(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16%(进入统筹账户);灵活就业社保自己交20%(8%进个人账户,12%进统筹账户)。还是按6000元平均工资算:
- 职工社保:60%档个人每月交3600×8%=288元;100%档交6000×8%=480元;300%档交18000×8%=1440元。
- 灵活就业:60%档每月交3600×20%=720元;100%档交6000×20%=1200元;300%档交18000×20%=3600元。
很多人关心:选高档次交,退休后能多领多少?咱们按交15年、60岁退休算笔账(当地平均工资6000元,忽略利息):
- 60%档:基础养老金=(6000+3600)÷2×15×1%=72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600×8%×12×15)÷139≈367元;总养老金≈1087元。
- 100%档:基础养老金=(6000+6000)÷2×15×1%=9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6000×8%×12×15)÷139≈612元;总养老金≈1512元。
- 300%档:基础养老金=(6000+18000)÷2×15×1%=18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8000×8%×12×15)÷139≈1835元;总养老金≈3635元。
看起来高档次领得多,但选档次时别只看“退休后多领”,这3个技巧更重要:
第一个技巧:年轻且收入不稳定,优先选低档次“先保年限”。社保的核心是“交够15年才能领”,要是刚工作没几年,工资不高,先选60%或80%档,先把缴费年限攒起来,等以后收入涨了,再提高档次,总比“为了选高档断缴”强——断缴不仅影响退休年限,还可能影响医保报销。
第二个技巧:40岁以上收入稳定,选100%-150%档“平衡性价比”。这个年龄段距离退休还有20年左右,收入相对稳定,选中间档次,既能保证退休后领的钱比最低档多不少,又不会让现在的生活压力太大。比如选100%档,比60%档每月多交一点,但退休后每月多领400多,性价比很合适。
第三个技巧:高收入人群选150%-300%档“提升待遇”。要是月收入几万,手里有闲钱,选高档次交没问题,毕竟退休后领的钱更多,而且社保是“多交多得”,对高收入者来说,相当于给退休生活多一份保障。但要注意,300%档是上限,超过这个比例交了也不算,别白花冤枉钱。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现在交社保是选的哪个档次?是按最低档交,还是根据收入选了中间或高档?有没有算过退休后大概能领多少?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给还在纠结的人提提建议。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社保编号是什么10位数(社保分多少个档次)》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