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之下删了好友,气消后才慌:我用这几招把他们找回来了
我有个朋友小李,吵架后一气之下把闺蜜删了,转身就觉得轻松,半小时后开始心慌。很多人和他一样,都是愤怒先走一步,后悔才追上来。说实话,这事太常见了,尤其在这个碎片化的社交环境里,脆弱的关系只需要一次手滑就可能散了。可问题是,气消了想补救,却往往发现对方的联系方式像被抹掉了一样,让人措手无策。
先说比较体面的途径:如果你删除好友后聊天框还在,那就是微信的一个新功能帮了你。我的同事张姐就靠这个回了一个被删的老同学,她打开聊天对话框还能正常发消息,对方会看到“对方还不是你的朋友”的提示,但消息能收到。这个时候直接点头像选择“添加到通讯录”,操作很自然,对方完全不会惊觉曾经被删除过,既保全了面子,也省了尴尬的解释。
还有一次我在公司群里看到一个现场救援:隔壁组的王工不小心把客户删了,他们恰好还在同一个项目群。王工打开群成员,点到对方头像就能重新添加,整个过程像从未发生过。由此可见,像“共同群”这种社交重叠的场景,往往是最省事也最不容易伤和气的补救方式。只要你们还有共同的线上活动圈,很多裂痕可以悄悄缝合。
交易记录也是一个可靠线索,不过要提醒一句,涉及到对方真实姓名或隐私信息的途径操作上要格外谨慎。我有个朋友当年靠转账凭证找回了失联的网友,但过程比较繁琐,而且触及对方个人信息的环节需要对方配合或者合法凭证才能完成。如果你不清楚对方的姓名,就不要尝试那些可能侵犯隐私的“窍门”,与其冒险,不如先问共同好友或等待更合适的沟通机会。
还有一种常被低估的办法,就是朋友圈的互动痕迹。我记得有次我点错了一个旧友的朋友圈点赞,结果居然成了搭桥的契机。你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找到曾经的点赞或评论,点进去看对方资料,然后再发起添加。这个方式既不突兀,又有“忆旧”的自然理由,适合不想正面挑起话题的人去做。
如果前面这些都不奏效,那就需要回到人际关系本身去检视。朋友推送名片这种方法是人情世故的常规操作,但它考验的是你平时的人缘和诚意。我的一个同学因为平时扎人脾气,连带几位共同好友都不太愿意帮忙;而另一个朋友只要一句真诚的解释,就能让共同好友乐于撮合。可别忘了,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你在人际账本里欠下的感情利息。
除了技术层面的找回,我更想说两点心态上的建议。首先在冲动之前给自己留一秒三秒的冷却时间,这个简单的习惯比任何补救方法都更能避免伤害。其次,如果所有努力都失败了,也请允许自己放手。关系的终结有时也意味腾出空间给新的可能,我见过好几段看似不可替代的友谊,经过时间沉淀后都有各自的新路。
最后给出一些我常用的小技巧,不是教你钻法律或隐私的空子,而是帮助你把损失降到最低。日常把重要联系人设置备注和备份,遇到冲突先把对方拉入“星标”或归档而不是直接删除,事后道歉时用一句真诚且具体的表述,比如“我刚才说话太冲了,真的不是针对你”,比泛泛而谈更容易打动人心。未来的趋势我个人判断是,社交工具会越来越倾向于保留更多关系恢复的通道,但这并不能替代我们对情绪的自我管理。
你有没有因为一时冲动删掉过谁,最后是怎么找回的,或者干脆放手了?说说你的经历和你当时最想说但没说出口的话吧。
来源:CG说科技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微信有恢复好友功能吗(微信好友删除了怎么恢复找回来这5种方法很实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