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玉米须水”在养生圈火得一塌糊涂!号称能降三高、消水肿、护肝利胆,甚至被捧成“万能养生水”。但先别急着跟风煮水喝!玉米须水可不是“养生万金油”,这几类人喝了,不仅没好处,还可能惹出大麻烦!今天就把禁忌人群和背后的健康风险扒得明明白白,看完再决定要不要端起这杯“养生水”!
一、玉米须水为啥火?先看懂它的“养生原理”
玉米须在中医里被称为“龙须”,性味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降糖降脂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玉米须含有黄酮类、皂苷、多糖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促进尿液排出,帮助身体代谢多余水分和毒素;还能调节血糖、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
正因如此,很多人把玉米须水当成日常养生饮品,觉得喝它既能保健又能治病。但记住:是药三分毒,玉米须水也有不适合的人群!下面这几类人,千万别拿健康开玩笑!
二、这几类人,喝玉米须水=“踩雷”!
1、频尿急人群:症状可能“雪上加霜”
玉米须水的利尿效果显著,健康人喝了能促进排尿,可对于本身就有尿频、尿急症状的人(如膀胱炎、尿道炎患者),饮用后会让排尿次数进一步增加,加重尿路刺激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还有前列腺增生的中老年男性,本身就存在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的问题,喝玉米须水可能会让病情恶化。这类人群如果想养生,不妨选择一些温和滋补的饮品,比如红枣枸杞茶。
2、低血糖人群:当心血糖“过山车”
虽然玉米须水的降糖效果不像药物那么强烈,但长期或大量饮用,仍可能让血糖水平降低。对于本身血糖偏低的人,比如空腹运动后、节食减肥期间的人,或者患有胰岛素瘤等疾病导致低血糖的患者,喝玉米须水可能引发头晕、手抖、出冷汗、心慌等低血糖反应,甚至昏迷。低血糖发作时非常危险,所以这类人群一定要远离玉米须水,平时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万一。
3、电解质紊乱人群:破坏身体“平衡密码”
频繁饮用玉米须水,大量排尿的同时会带走身体里的钾、钠等电解质。对于本身就存在电解质紊乱问题的人,比如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的高血压患者,饮用玉米须水可能会加重电解质失衡,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这类人群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仪器”,任何一点失衡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玉米须水。
4、过敏体质人群:警惕过敏“突袭”
你可能想不到,玉米须也会引发过敏!有些人对玉米须中的某些成分过敏,饮用玉米须水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红斑,严重的还会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尤其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玉米须的人,第一次饮用时一定要少量尝试,观察身体反应。如果本身就是过敏体质,对花粉、食物等容易过敏,更要远离玉米须水,别拿生命冒险!
5、肠胃虚寒人群:小心“寒上加寒”
玉米须水性质偏凉,对于肠胃虚寒的人(经常出现腹痛、腹泻、手脚冰凉、吃凉食就不舒服)来说,饮用后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加重虚寒症状。长期喝可能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这类人群更适合喝一些温热、健脾的饮品,比如生姜红糖水、小米粥,既能暖胃又能养生。
三、喝玉米须水的其他注意事项
1、控制饮用量
即使是健康人,玉米须水也不能过量饮用。每天饮用不超过500毫升,连续饮用不超过7天。过量饮用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还会导致电解质流失。
2、注意选材和制作
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须,清洗干净后再煮水。煮水时,玉米须和水的比例控制在1:10左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20分钟,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3、特殊时期谨慎饮用
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儿童,身体比较特殊,饮用玉米须水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孕妇饮用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影响胎儿健康;儿童的肠胃和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不适合饮用。
玉米须水虽然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绝不是“全民饮品”!记住这几类禁忌人群,别让养生变伤身!其实,养生没有捷径,也没有万能公式,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科学、安全的养生方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三种人不宜喝玉米须(玉米须水虽好)》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