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刘邦杀韩信的原因(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

分析刘邦杀韩信的原因(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

充雅云 2025-10-06 科学 13 次浏览 0个评论

乌江边上的故事,大多数人听了都觉得心里发堵。想啊,这个项羽,年纪也不算小了,风风火火闯荡了一辈子,最后站在河岸边,走到今天这一步,居然死的这么干脆。你说,他是真的脸皮薄吗?他成天挂在嘴边的“无颜见江东父老”,其实哪能是怕见人?那是心里头没过自己的那一关。这楚汉争来争去,最终笑到最后的,偏偏是那个大家当初都不太上心的“老油条”。项羽耀武扬威一阵子,到头来还是没斗过人精刘邦,也算是给天下人上了一课:打仗靠力量,成事还得靠脑子和心思。

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萧何四个字道出真实原因

每每想起项羽,他自刎那晚的孤独,大家总会顺便把美人虞姬带上一块感叹。不过你回头一看,其实项羽从头到尾都不是那种“凡事想到底”的人。彼时,围剿刘邦时若真给力,哪里还有对方什么翻盘机会?但项羽就是惯会瞧不起人,觉得刘邦就是小混混,没什么能耐,也怪不得他一次次像大意失荆州那样错过收拾对手的契机。话说回来,当年还有个更让他忏悔的错,那就是韩信。

讲到韩信,大家得换个视角,不然总觉得这人是运气太好。其实他家底也曾风光过,淮阴名门出身,门楣挂着的传世兵书,家里的老人爱唠叨后生读书做将。这韩信也争气,十几岁背得兵法如流,可惜家业凋零,连饭都吃不饱,有时候看书都只能捧着书卷啃馒头。

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萧何四个字道出真实原因

别说吃饭,有一回带着家里老剑路过集市,碰上一屠夫叫住他,哪像如今那些憨厚肉贩,这人专找茬。瞧韩信腰间佩剑不顺眼,凑上来冷不丁要他“要么用剑捅我,要么给我钻胯下走”。要说多难堪就有多难堪,韩信低头钻过去,满街人轰然一笑,没一个为他鸣不平。这事搁谁都得记个一辈子,可韩信憋着那口气,心里咬牙,想着哪天能让这条街上的人都服气叫他将军。那种“泥里爬着往天上看”的劲头,咱老百姓见得少,但总能感同身受。

起初韩信真是穷到一个地步,整天在城郊河边溜达,饿得眼都发晕,却遇到个洗衣老婆子给他递饭团,宽厚一句“男人饿成这样还顾一饭之恩?这世道咱还得闯”让他心里涌上一股劲头。这种小人物的温情,说起来简单,实际却能给顶天立地的人续口气;也许正因为如此,后来韩信对漂母的恩情念念不忘,做了大将军也没忘去报答。

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萧何四个字道出真实原因

咱再说天下大势。始皇帝一死,整个天一下子就散了。你别说什么仙丹不仙丹,那几年,赵高李斯合计,天天换皇帝跟换衣服似的,扶苏、蒙恬,都让权欲心重的人给整下去了。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掏越空,烧烤摊都摆不起来,起义队伍才差不多遍地开花。

在这些风浪里,韩信其实一开始没站队多猛,目光还是盯着温饱。倒是漂母的那番话点醒了他,看得出来,这种平民励志并不是喊口号,真真切切发自内心。韩信屡屡碰壁,却一件事没丢,那就是钻研兵法,一朝有用便可金榜题名。

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萧何四个字道出真实原因

话说那时项梁项羽也在合伙招兵买马,韩信听说了很激动,赶紧跑过去递交简历。然而这官场就是没什么公平,项羽只让他当个普通兵,想当谋士都没门。韩信想自己点子多,不妨提两个方案,结果项羽也没搭理,就跟饭店厨师听客人点菜一样爱理不理。项羽楚军火力猛是猛,可他眼睛里只认自己,韩信啥时候能混出头,谁都不知道。

之后事情转折就来了——你以为主要还是项羽聪明,错了,那宴会一出,谁真小人谁装君子都现了原形。两家军营离得近,一顿灞上宴把关系挑明了。项羽那范增谋士眼毒,早就盯着刘邦,心道这人藏不住事,不杀准后患。项羽非要讲江湖义气,吃吃喝喝一阵子,始终不肯下杀手。宴席当中范增着急,用项庄舞剑做幌子,想把刘邦一起解决。张良见状,用酒席小动作让樊哙进来帮忙,结果樊哙当场飙泪骂霸王,场面一度失控。项羽被搞得不好意思,刘邦也趁乱借口去小便溜了出来。当天,范增气到摔玉,愤愤不平地留下那句预言,世人从此都明白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萧何四个字道出真实原因

这波过后,韩信彻底认清楚自己的位置——在项羽身边,等到发光都要等老天开眼。他索性离开,一路辗转来到刘邦阵营。可你想象不到,到了刘邦那儿,还是个小透明,被安排管粮食,每天数米记账。要不是萧何慧眼识人,韩信估计一辈子都要在粮仓熬着。后来萧何夜追韩信,那可真是古人里少见的伯乐:深夜马蹄声追到营房后头,把兵仙拉了回来。说这段,老刘也挺纠结,心口不一,明明知道韩信厉害,就是不敢使真劲推广。

等韩信真正被拜为大将,整个天下局势忽然变了。他带兵平定齐楚,打仗就像下围棋,步步精妙。可惜好景不长,这个人聪明归聪明,却总有点直,做事不留后路。比如占领齐地后索性要刘邦封他为王,想的是安民心,实际却差点把自己送进了坑里。刘邦当时四面楚军围困,别看表面上件件大度,其实心里早有成算,哪容得韩信带兵自立?后来的分王、削权,那是迟早的事。

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萧何四个字道出真实原因

其实你仔细瞧瞧,历朝历代,打天下的都是这号人:能带兵就容易引来猜忌。大将军高高在上,文官、权臣看在眼里早就心里发堵。比如秦国白起,当年攻赵眼看就要成功,丞相范雎一句话,功劳被按下,再也抬不起头。韩信也是,满朝文武都盼着他出事,一点小风声都能点燃大火。只是韩信本质太实在,信错了人,最后陷于张良、萧何联合布局,再回头就太晚了。

说到底,“功高震主”这句话,比如萧何都悄悄夸给韩信听。可惜,韩信是兵法高手,不是官场老油条,不懂怎么把自己包装的温顺可靠。刘邦坐稳天下后,举棋不定间动了杀心。一世英名,终究落得这般结局。

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萧何四个字道出真实原因

闲话一句,谁又能料到,市井潦倒的韩信,最后能成为一代兵仙?也许这世道就是这样,最被轻视的人大多数过得最不顺,但偶尔被历史挑中,就能短暂地照亮一个时代。只是命运折腾完,还是要把人像书页一样翻过去。楚汉终了,不是谁赢谁输,而是一次接一次的“活着的选择”。你说,要是韩信不钻那胯下,项羽敢早些决断,刘邦当年多留点信任,会不会如今的传说都不是这个调调了?

人生哪有那么多天才,咱们都不过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学着怎么把自己的路走成“别人嘴里的故事”。这段历史,你想哭,想笑,都随你。至于那些英雄的成败,终究还是江水向东流——谁都追不上。

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萧何四个字道出真实原因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分析刘邦杀韩信的原因(刘邦为何要除掉韩信功高震主只是借口)》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