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四川富顺的谢女士收到一条陌生消息。对方自称是富顺县某中学“王老师”,因学校要搞活动,准备在谢女士的店铺采购100多袋新米。随后,“王老师”让谢女士联系学校负责后勤采购工作的“黄主任”。
双方商议好价格和数量后,“黄主任”表示,学校还急需60箱和牛,但由于某些原因不方便直接联系“和牛供货商”,想让谢女士帮其代购,并承诺可先将货款转至谢女士账户中。
谢女士联系“和牛商家” 图据富顺公安
谢女士并没有发觉异样,联系了“和牛供应商”,还与对方商议确定。很快,“黄主任”发来一张63160元的转账截图,称已将购买新米和60箱和牛的钱款打入了谢女士的账户。由于对公账户转账,这笔款到账时间会有延迟。
谢女士信以为真,转而联系“和牛供货商”并支付了20020元的货款。谢女士支付完货款后,再与“和牛供货商”联系,对方已无法联系,“黄主任”也同样失联了。
谢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目前,警方正对此事作进一步调查。
转款后对方“失联” 图据富顺公安
警方揭秘“假订单”诈骗套路:
首先,“大订单”骗取信任。骗子可以从购物平台、外卖平台等轻易获取商户联系方式,以订购大型订单为诱惑受害人,诱骗其落入预设好的“陷阱”。其次,声称需要特定的产品。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骗子便会声称需要某些特定产品,并伪造转账记录截图,让受害人信以为真。再次,“供货商”联手诈骗。骗子会为受害人提供“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诱导受害人通过“供应商”进货,其实这些所谓的“供应商”就是骗子同伙。最后,转账成功就“失联”。受害人一旦支付“定金”或“货款”,骗子会立即拉黑受害人。
富顺警方提醒广大商家,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和识骗能力,对陌生人的来电、短信,要注意多方核实信息,不要被高额利润所诱惑。
夏康 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
编辑 郭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怎么分辨截图转账真假(四川富顺一商家误信对方转款截图被骗2万余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