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霍去病,那真是个战神一样的人物,十七岁出道,二十出头就封狼居胥,打得匈奴人闻风丧胆,他的故事,怎么说都带着一股子传奇色彩,而在这位少年将军的赫赫战功里,有那么一段,更是直接跟咱们今天的地图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据说他当年一口气打下四座城,还取了四个霸气的名字,这两千多年过去了,名字都没改过,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这事儿得从公元前121年说起,那会儿的河西走廊,还是匈奴的地盘,就像一把刀子,死死地卡在汉朝通往西域的脖子上,汉武帝早就想拔掉这颗钉子了,派谁去呢,就派了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霍去病。
霍去病也没含糊,带着一帮骑兵,像一阵风一样就卷了过去,把匈奴人打得哭爹喊娘,一战功成,整个河西走廊从此姓了刘,打下来了地盘,总得有个名儿吧,这名字可不能随便取,得配得上这场伟大的胜利,第一个设立的郡,汉武帝大笔一挥,就叫“武威”,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为了彰显大汉王朝的武功军威,这名字,简直就是给霍去病量身定做的一枚军功章,霸气侧漏。
紧接着,第二个名字就更有画面感了,叫“酒泉”。这名字背后还有个流传千古的故事,说的是汉武帝看霍去病打了大胜仗,一高兴,赏了他一坛御酒,这可是天大的恩赐,霍去病咋办的呢,他没自己一个人喝了,而是觉得这功劳是所有兄弟们拿命换来的,于是他把这坛珍贵的御酒倒进了营地旁边的一口泉水里,让全军将士都能尝到皇帝的恩赐,从此,这口泉水就有了酒香,这个地方,也就有了“酒泉”这个豪气干云的名字。一个人的荣耀,变成了一群人的狂欢,这种气魄,也只有霍去病这样的人才有了。
那剩下的两座城,张掖和敦煌,它们的名字虽然不是霍去病亲自取的,但跟他打下的这片江山脱不了干系,更是体现了汉武帝那吞吐天下的雄心,“张掖”,啥意思,就是“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就是要伸开我们大汉朝的手臂,牢牢地把这块地方控制住,彻底打通去西域的道路,你看这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而“敦煌”,取得是“敦,大也,煌,盛也”的意思,就是希望这个边疆重镇,能够繁荣昌盛,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两个名字是一个强大王朝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许和战略规划。
所以说,你今天打开地图,看到甘肃的武威、酒泉、张掖、敦煌这几个地名,千万别觉得它们只是普通的文字符号,每一个字背后,都藏着两千多年前的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藏着一个少年将军的绝世风华,更藏着一个伟大王朝开疆拓土的万丈豪情。
这两千多年过去了,朝代换了一个又一个,但这几个名字,就像霍去病的战功一样,被牢牢地刻在了华夏大地上,从未改变。
参考文献:
司马迁.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M].
班固.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M].
班固. 汉书·地理志[M].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4个字的霸气网名(霍去病攻下4座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