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仪用语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尊人谦己的精神。系统地了解和传承它们,对我们的日常交往大有裨益。
我为您整理了一份详尽的《中华礼仪用语大全》,分为不同场景,方便您学习和使用。
一、 敬称与谦称:称呼中的学问
与人交谈,称呼先行。用对敬称和谦称,是礼仪的第一步。
· 敬称(尊称对方):
· “令”: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表示美好。
· 令尊、令严: 对方父亲
· 令堂、令慈: 对方母亲
· 令郎、公子: 对方儿子
· 令爱、千金: 对方女儿
· 令兄/令弟: 对方兄弟
· “贵”: 用于询问或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 贵姓、贵庚(问年龄)、贵恙(问病情)、贵公司、贵校
· “尊”: 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其有关的长辈。
· 尊夫人、尊翁、尊驾(您)
· “高”: 用于赞美对方。
· 高见(您的见解)、高寿(问老人年龄)、高足(您的学生)
· “贤”: 用于平辈或晚辈。
· 贤弟、贤侄、贤伉俪(夫妻)
· “您”: 最常用的现代敬称。
· 谦称(称呼自己或己方):
· “家”: 对别人称呼自己家中辈分高的亲人。
· 家父、家严、家君: 我父亲
· 家母、家慈: 我母亲
· 家兄: 我哥哥
· “舍”: 对别人称呼自己家中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人。
· 舍弟、舍妹: 我弟弟/妹妹
· 舍侄: 我侄子
· “鄙”: 谦称自己。
· 鄙人、鄙见(我的意见)、鄙公司
· “拙”: 谦称自己的作品、见解。
· 拙作、拙著(我的文章/书)、拙见(我的看法)
· “小”/“愚”:
· 小弟、小人、小儿、小女; 愚兄、愚见

二、 日常交往用语:举手投足见修养
· 问候语:
· 初次见面:“久仰”(仰慕已久)、“幸会”(很荣幸见到您)
· 长时间未见:“久违”
· 询问年龄:“贵庚?”(通用)、“高寿?”(问老人)
· 询问姓名:“请问您贵姓?”(回答:“免贵姓X”)
· 感谢与道歉:
· 感谢:“多谢”、“感谢”、“有劳您了”、“辛苦您了”
· 道歉:“失礼了”、“失敬”(礼貌不周)、“恕罪”、“海涵”(请对方宽宏大量地原谅)、“抱歉”、“请恕我冒昧”
· 请托与承蒙:
· 请人帮忙:“劳驾”、“烦请”、“拜托”、“恳请”
· 承蒙帮助:“承蒙关照”、“承蒙指点”、“承蒙款待”
· 告别语:
· “告辞”(自己提出离开)
· “留步”(请主人不必再送)
· “后会有期”(希望以后还能再见)
· “请慢走”(主人对客人说)
三、 特殊场合用语
· 贺喜用语:
· 结婚:“恭祝新婚誌喜,永结同心”
· 生子/生女:“弄璋之喜”(生男)/ “弄瓦之喜”(生女),现代多用 “恭祝喜得麟儿/千金”
· 寿辰:“恭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乔迁:“恭贺乔迁之喜”
· 开业:“恭祝开业大吉,生意兴隆”
· 慰问/吊唁用语:
· 探病:“敬请保重”、“祝您早日康复”
· 吊唁:“节哀顺变”(劝慰逝者家属)、“请保重身体”
四、 书面用语(书信、题赠)
· 开头敬语:
· 尊敬的X先生/女士: “尊敬的XX先生钧鉴”、“XX女士台鉴”
· 结尾敬语:
· “此致 敬礼!”
· “顺祝 商祺!”(用于商业往来)
· “即问 近安!”(用于平辈朋友)
· “敬请 金安!”(用于长辈)
· 落款谦辞:
· “谨上”、“敬上”、“拜启”
五、 成语与雅语
· “蓬荜生辉”: 客人来访或张挂别人字画使家里增添光彩。
· “忝列门墙”: 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 “鼎力相助”: 敬辞,感谢对方的大力帮助。
· “不情之请”: 谦辞,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为不合情理的要求。
· “犬马之劳”: 谦辞,表示心甘情愿为对方效劳。

温馨提示:
1. 真诚为本: 所有礼仪用语的核心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真诚,切忌流于形式、生搬硬套。
2. 与时俱进: 有些传统用语在现代场景中可能显得过于文雅或陈旧(如“弄璋”“弄瓦”),可根据场合灵活选用更现代的表述。
3. 看人看场合: 对长辈、领导宜用更正式的敬语;对平辈、朋友可稍作简化,自然大方即可。
感谢您为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资产所付出的心意。希望这份整理能对您有所帮助!“礼之用,和为贵”,愿这些优美的语言能让我们的相处更加和谐融洽。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开业用语(中华礼仪用语大全)》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