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目标
确保人防门门框墙预埋件定位精度≤2mm,铰页座与闭锁座同轴度偏差≤1.5mm,门框垂直度≤2mm/m,全面满足战时防护密闭要求及门扇启闭功能需求。
一、预埋核心部件清单
部件类型 安装精度要求 功能作用
门框锚固钩 间距±3mm,外露长度≥150mm 实现门框与结构混凝土的可靠锚固
铰页座预埋板 水平度≤1mm/m 作为门扇转动的稳定支点
闭锁座预埋套筒 中心坐标偏差≤2mm 为锁闭装置提供精准固定基础
接地端子 位置误差≤50mm 满足防电磁脉冲(EMP)防护要求
二、关键控制流程及措施
(一)前期准备阶段
1. 深化设计复核
- 核对门扇开启方向与建筑疏散流线的匹配性,确保战时通行效率
- 验证门槛高度合规性(钢筋混凝土门≥150mm,钢结构门≥100mm)
- 借助BIM技术标注预埋套筒与建筑钢筋的冲突区域,提前完成钢筋避让优化
2. 材料专项验收
- 门框组件:核查出厂合格证及焊缝探伤报告(含UT/MT检测数据)
- 锚固钩:直径≥16mm,材质为Q235B,弯钩角度135°(采用激光角度仪精准检测)
(二)门框定位安装
1. 三维精准放线
- 采用全站仪投测门洞中线,在模板表面弹出清晰的“十字定位基准线”
- 门框标高控制:以建筑50线为基准,用水准仪复核±0.000标高,允许偏差±2mm
2. 安装关键工艺
工序 操作标准 控制工具
门框临时固定 采用可调斜撑+千斤顶系统(支撑间距≤1.2m) 激光投线仪
铰页座安装 同侧铰页座中心线偏差≤0.5mm 高精度水平尺+塞尺
闭锁套筒预埋 套筒内填充黄油+木屑组合体防止堵塞 内窥镜检查
门框接地 40×4镀锌扁钢双面焊接(焊缝长度≥80mm) 万用表检测(电阻<1Ω)
(三)混凝土浇筑监护
1. 分层浇筑工艺
门框墙分三次浇筑:首次浇筑至门框1/3高度→二次浇筑至2/3高度→三次浇筑至顶板底,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2. 防变形控制措施
- 振捣作业对称进行,严禁振动棒直接接触门框
- 实时监测:浇筑过程中每15分钟复核一次门框垂直度(监测数据记录详见附表1)
3. 特殊部位处理
门框下槛预埋灌浆管(间距≤600mm),后期通过压力灌浆进行密实性补强
(四)隐蔽验收流程
验收项目 检测方法 合格标准
门框垂直度 2m靠尺+塞尺 ≤2mm/m
铰页座同轴度 通轴杆穿检 杆体可自由通过,无卡阻现象
密闭条槽口直线度 拉线测量 偏差≤3mm/2m
锚固钩焊接质量 锤击检查+外观检测 无咬边、夹渣缺陷,焊缝高度≥6mm
三、质量通病防治对策
典型问题 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门框浇筑后位移 采用“井字型”定位架(⌀20钢筋与门框焊接固定) 浇筑过程安排专人值守监测
铰页座不同心 整体式铰页定位模具预拼装校准 首件门框实施100%全尺寸验收
门框底部混凝土空洞 预埋Φ30振捣管+后期高压注浆补强 隐蔽验收前进行内窥镜专项检查
防护密闭条槽口堵塞 安装前槽内填塞发泡PE棒保护 拆模后24小时内完成槽口清理
四、验收标准依据
1.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标准》(RFJ 02-2021)
2. 《人防门框墙通用图集》(07FJ03)
3.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五、责任矩阵
节点 施工单位职责 监理单位职责 防护设备厂职责
门框定位 实施精准放线及临时固定 复核定位基准线,确认精度合规性 提供专业安装定位图
混凝土浇筑 执行分层浇筑工艺,开展变形监测 全过程旁站监督,记录关键参数 派遣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成品保护 门框表面张贴专用防护膜 检查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督促整改 提供针对性防护技术建议
六、附件
1. 门框安装精度检测表(含垂直度、水平度、坐标偏差详细记录)
2. 焊缝质量检查记录表(附UT检测报告编号及关键页复印件)
3. 隐蔽工程影像采集标准(需包含锚固钩焊接特写、接地连接全景等8项必拍内容)
特别警示
① 严禁截断门框墙主筋,门洞四周须设置16mm厚钢板框进行补强
② 防护密闭门框角钢斜面必须严格朝向受冲击波方向(详见图集07FJ03-P15)
③ 所有焊缝防腐处理采用“环氧富锌底漆+氟碳面漆”组合工艺,干膜总厚度≥120μm
本方案实施核心准则为“安装零偏差、焊接零缺陷、验收零遗漏”。建议采用激光跟踪仪全程监测门框三维状态,确保其与结构同步变形处于可控范围;门框拆模后必须进行模拟门扇试装,验证转动灵活性及密闭性能是否达标。
转载请注明来自德立,本文标题:《人防门安装规定及注意事项(人防门预埋安装质量管控措施)》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